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GB50457-2019 建标库

8.3  室内装修

8.3.1  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是保证室内洁净参数的重要因素。材料在温度、湿度变化时发生变形而产生的缝隙导致空气渗漏和发尘,所以应选用气密性良好,且在温度、湿度变化的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本条对饰面材料的卫生要求做了补充说明,饰面材料包括密封材料。

8.3.2  洁净室的内表面应尽可能平整,减少凹凸面,减少积尘的可能性,便于清洁、消毒。构造缝隙不易清洁、消毒,往往是细菌滋生地、尘粒躲藏地。所有构造缝隙均应采用中性密封胶严密封堵,墙板、顶板的接缝不宜采用盖缝压条的形式。墙面与地面的交界处应为弧形,便于清洁。顶棚与墙板交界处、墙板与墙板交界处,不强调做成弧形,当采用附加的弧形压条时,应特别注意压条与墙板或顶棚连接处的密封措施。踢脚不应突出墙面,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积尘面、便于清洁。目前较多采用的踢脚形式有:卷材上翻粘贴于墙板上、附加金属弧形压条、环氧砂浆或涂层等,大都能符合要求。另外,将夹芯墙板的地槽龙骨内收,留出压条或卷材的厚度,使踢脚完成面与墙板齐平,则是一种比较好的构造形式。还要注意避免洁净室顶棚和墙体材料不相同时,因材料温度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交接处产生的缝隙。洁净室不宜采用砌体墙面,当必须采用时,应特别注意抹灰层与基层的结合及饰面层材料的选择。

8.3.3  楼面、地面应平整、光滑、耐磨、易清洁、无裂缝,这是洁净室地面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不同生产工艺的要求,如固体制剂生产,物料运输量大,对地面的耐磨性能要求较高;无菌药品生产,要求地面有更好的易清洁、耐消毒性能等。地面垫层应设防潮层,防止地下水经毛细管渗透至地面,产生泛潮、起鼓等现象。破坏面层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影响药品生产。地面基层宜采用混凝土并配筋,是为了保证地面的强度,同时防止地面开裂。甲类、乙类生产间的地面,为防止电火花产生,应不发火、防静电。

8.3.4  与墙面相比较,外窗的热工性能较差,尤其窗框部位。温差可能引起内表面结露,对洁净生产带来污染风险,本条规定外窗应采用断热型材中空玻璃固定窗,较高洁净级别的操作间不应设置外窗。

8.3.5  本条规定生产区的门应设闭门器,使门扇能够及时关闭以保证压差。一般高洁净度房间相对低洁净度房间为正压,门向洁净度高的房间开启较能保证其密闭性。为避免室内灰尘在地面缝隙积聚,同时便于生产运输工具的出入,洁净室的门不应设置门槛。但为设备安装、维修而设的密闭门,以及洁净区通向非洁净区为安全疏散而设的气密门,下部设有金属密封槛条,可在允许之列。

8.3.6  为确保高效空气过滤器在安装时不受污染,对安装环境有一定要求。需要在技术夹层内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时,技术夹层除了要求内表面平整外,宜增刷涂料。

    吊顶应能承受维护人员及维修工具的荷载要求。技术夹层内宜设置检修走道,以方便维修人员在技术夹层内移动,避免吊顶因多次踩踏变形产生缝隙,继而影响其气密性。检修走道的吊点应与吊顶的吊点分开设置。当技术夹层的高度大于3m时,宜在适当标高设置水平型钢格架层,以承受吊顶层的荷载、缩短吊杆的高度,保证吊顶的整体性。

8.3.8  医药洁净室需借助人工照明采光,为了改善环境,减少室内员工视觉疲劳,较好保持操作工人的情绪稳定,室内装修的色彩宜柔和。室内表面光反射系数的大小,会影响工作面照度,影响室内亮度分布。因此本条对各部位的光反射系数做出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