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城市生态空间与园林绿地、景观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生态空间规划
第60条 生态系统结构
为保证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宏观层次上构建与城市功能密切关联、高度复合的大尺度自然开敞空间。充分利用黄石市自然山水要素,组织“弓”形城市生态系统,构筑宏观的城市生态空间系统,形成“一核两环两轴”结构,体现“环山抱水临江津,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空间意境。
生态内核:磁湖水体。
生态内环:沈下路、陈家湾低强度建设区和以大尺度开放空间为特征的团城山中心区。
生态外环:黄荆山——凤烈山——马鞍山——大众山等自然山体围合的山地景观生态区。
生态纵轴:长江及沿岸开敞空间生态区。
生态横轴:海观山——磁湖——团城山——青龙山——东方山构成的山水廊道。
第61条 城区外围开敞绿色空间规划
为了使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相契合,突出黄石山水城市景观特质,有效保证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区外围开敞绿色空间系统,形成由六大生态控制区、六条生态景观廊道、三片森林生态保护区和四处风景旅游区组成的区域绿色开放空间系统。
1、六大生态控制区
形成主城与下陆组团、下陆组团与铁山组团、下陆及主城与罗桥新城、西塞组团与河口组团、罗桥生活区与工业区、河口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的生态控制区。
2、六条生态景观廊道
形成马鞍山—青港湖—大众山—青山湖、黄荆山脉—磁湖、黄荆山脉—长江、黄荆山脉—大冶湖(两条)、黄荆山脉—西塞山—长江间的生态景观廊道
3、三片森林生态保护区
形成黄荆山脉林区、尖林山——东方山——马鞍山林区及长乐山、罗桥西北林区,面积约9000公顷。
4、四处风景旅游区
新建扩建东方山风景区、大众山风景区、月亮山风景区和石龙头遗址公园。
第二节 城区园林绿地规划
第62条 规划目标
根据黄石市优越的自然山水条件,结合城市建设目标,确定城区园林绿地规划目标为:近期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远期成为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第63条 规划原则
依托黄石自然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特色。实现城市园林绿地的均匀分布,配套完善各级城市公共绿地,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
第64条 城市公园
建设团城山公园、青山湖公园、西塞山名胜公园、圆门景区公园和钟山公园五处市级公园。总面积555. 3公顷。
建设桥头公园、鹅头山公园、儿童公园、柯尔山公园、白马山公园、独秀峰公园、飞云公园、胡家湾公园、鹿獐山公园、蔡家山公园、下陆公园、驼骆山公园、罗桥城南公园、罗桥城东公园、河口公园、澄月岛及鲇鱼墩公园等17处区级及居住区级公园。总面积356.9公顷。
第65条 带状绿地
建设滨江风景绿带、环磁湖风景绿带和罗桥带状绿带三条带状公共绿地。总面积196.8公顷。
第66条 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沿黄石大道、天津路、杭州路、桂林路、沿湖路、湖滨路、沈下路、铁山大道、下陆大道布置。总面积70公顷。
第67条 生产绿地
第68条 防护绿地
第69条 树种选择
基调植被树种:香樟(市树)、法桐、桂花、石榴(市花)。
骨干植被树种:广玉兰、冬青、三角枫、五角枫、柏树、棕榈、水杉、碧桃、合欢、金叶女贞、国槐、黄连木、乌桕、池杉、雪松、红花继木、黄杨、紫薇、木槿、月季、杜鹃、鸡爪槭、腊梅、金丝桃、金丝梅、含笑等。
第70条 规划指标
第三节 城市景观规划
第71条 形象定位
黄石古代冶炼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城市的工业发展历史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展示价值。延续不息的工业发展文明与优美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共同构成了黄石市独有的城市人文和自然特色。规划将黄石市城市景观设计的形象定位为:以悠久的工业文明史为内涵、以自然山水为特色的现代园林城市。
第72条 规划原则
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严格保护自然环境,以园林绿地建设为主体,以改善人民环境为目的,建设市民可见、可达、可游的公共绿地和广场。体现城市“滨江环山内抱湖”独特的山水空间意境,强调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高度复合、交融的特色与风貌,构筑城市山水轴线,突出城市轴线的主导作用,强化城市与山脉、水域的自然联系。强调现代化大尺度的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契合,展示自然景观资源精华,通过显山露水工程突出城市山水背景,反映城市与自然融合依托的空间关系。
第73条 城市景观轴
建设沿滨江林荫路和天津路、杭州路形成的城市特色景观轴。
1、滨江绿色景观轴线
规划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海观山、西塞山),结合黄石长江公路大桥等现代工程设施景观,建设滨江林荫路,并在视线集中区域及人流易达地区,布置广场、游园、绿化、雕塑、游览景点及运动设施,成为体现城市滨江特色的综合性景观走廊。
2、城市东西向景观轴线
建立胜阳港老城区文化娱乐公共空间核心区,包括儿童公园、文化宫、城市广场、公共绿地、体育场;建立滨江景观结点,包括海观山、滨江广场;建立环磁湖开放绿地与水系景观游憩空间及团城山新区中心大尺度的城市公共建筑和绿地、广场系统,形成以天津路、杭州路为路径轴线的格局清晰、节奏分明、特征鲜明的城市空间形态意象领域走廊。
第74条 城市空间通视走廊
1、保持黄荆山脉的山体轮廊线,沿黄荆山脉周边城市建设以多层建筑(15~24米)为主,黄荆山脉50米等高线以上用地原则上不做为城市建设用地。
2、控制鹰子岩——大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