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 建标库

第二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立

    第七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承包方式取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第八条    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发包。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依法享有平等承包权,以户为单位承包集体土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一)世居本地且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二)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本人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三)因合法的婚姻、收养关系,户籍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四)根据国家移民政策,户籍迁入本集体经济组织的;

        (五)原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现役义务兵、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士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

        (六)原户籍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正在服刑和其他被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

    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发包承包、征收征用等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第十条    发包方应当依照法定的承包原则和程序发包。承包期限不得超过法定年限。

    承包方案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级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承包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原承包关系不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收回并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据实核发林权证。

    第十二条    承包期内,承包方可以向发包方提交书面申请,自愿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在剩余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农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应政策,给予补偿、补助和相应的社会保障等。

    第十三条    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应当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制定发包方案。将农村土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的,还应报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发包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用途,发包方式、底价,申请人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承包期限等。

    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第十四条    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发包的,发包方应当对承包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审查,确认承包资格。

    第十五条    以招标、拍卖方式承包的,承包价格通过公开竞标、竞价确定。以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的,承包价格由发包方与承包方共同议定。

    第十六条    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一式四份,发包方、承包方、乡级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承包经营管理部门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    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九条    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扣留或者擅自更改。

    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示范文本由省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标准统一制定。

    第二十条    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事项应当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为准。

    第二十一条    发包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承包经营管理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承包方案、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其相关文件的登记、建档、保管和查询等工作。

    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联网的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承包方有权查阅、复制与其承包地有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和其他登记材料,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其提供方便,不得拒绝或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