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026-2007 建标库

8.2  场区控制测量

(Ⅰ)  场区平面控制网

8.2.1  场区平面控制网,可根据场区的地形条件和建(构)筑物的布置情况,布设成建筑方格网、导线及导线网、三角形网或GPS网等形式。

8.2.2  场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分级布设。对于建筑场地大于1km2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1km2的工程项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5cm。

8.2.3  控制网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便于施测、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并应埋设相应的标石,必要时还应增加强制对中装置。标石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设计标高确定。

8.2.4  建筑方格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方格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4-1的规定。

表8.2.4-1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2  方格网点的布设,应与建(构)筑物的设计轴线平行,并构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

    3  方格网的测设方法,可采用布网法或轴线法。当采用布网法时,宜增测方格网的对角线;当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点位偏离直线应在180°±5″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其直角偏差应在90°±5″以内。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不应大于2.5″。

    4  方格网点应埋设顶面为标志板的标石,标石埋设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5  方格网的水平角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4-2的规定。

表8.2.4-2  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6  方格网的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器往返观测各1测回,并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

    7  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后,应将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确定归化数据,并在标石标志板上将点位归化至设计位置。

    8  点位归化后,必须进行角度和边长的复测检查。角度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8″,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12″;距离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25000,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15000(D为方格网的边长)。

8.2.5  当采用导线及导线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相邻边的长度之比不宜超过1:3,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5的规定。

表8.2.5  场区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n为测站数。

8.2.6  当采用三角形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6的规定。

表8.2.6  场区三角形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8.2.7  当采用GPS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7的规定。

表8.2.7  场区GPS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8.2.8  场区导线网、三角形网及GPS网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可按本规范第3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Ⅱ)  场区高程控制网

8.2.9  场区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8.2.10  大中型施工项目的场区高程测量精度,不应低于三等水准。其主要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4.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

8.2.11  场区水准点,可单独布设在场地相对稳定的区域,也可设置在平面控制点的标石上。水准点间距宜小于1km,距离建(构)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

8.2.12  施工中,当少数高程控制点标石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构)筑物上,引测的精度,不应低于原高程点的精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