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符 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上翼缘所受的集中荷载;
Mcr——楔形变截面梁弹性屈曲临界弯矩;
Mf——两翼缘所承担的弯矩;
Me——构件有效截面所承担的弯矩;
MNf——兼承压力N时两翼缘所能承受的弯矩;
N——轴心拉力或轴心压力设计值;
Ncr——欧拉临界力;
M——拉力场产生的压力;
Ns——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Nt2——翼缘内第二排一个螺栓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Rd——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
SE——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
Sk——雪荷载标准值;
S0——基本雪压;
S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SQk——竖向可变荷载效应标准值;
S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Vd——腹板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max——檩条的最大剪力;
Vx′,max、Vy′,max——分别为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
Vy——檩条支座反力;
W——1个柱距内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屋面总竖向荷载设计值;
wk——风荷载标准值;
w0——基本风压。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E——钢材的弹性模量;
f——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t——被连接板件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
fwf——角焊缝强度设计值;
G——钢材的剪切模量;
R1——与节点域剪切变形对应的刚度;
R2——连接的弯曲刚度。
2.2.3 几何参数
A0、A1——小端和大端截面的毛截面面积;
Ae——有效截面面积;
Ae1——大端的有效截面面积;
Af——构件翼缘的截面面积;
Ak——隅撑杆的截面面积;
An1——单杆件的净截面面积;
Ap——檩条的截面面积;
Ast——两条斜加劲肋的总截面面积;
db——斜梁端部高度或节点域高度;
e1——梁截面的剪切中心到檩条形心线的距离;
ew、ef——分别为螺栓中心至腹板和翼缘板表面的距离;
h1——梁端翼缘板中心间的距离;
hb——按屋面基本雪压确定的雪荷载高度;
hc——腹板受压区宽度;
hd——积雪堆积高度;
h0——檩条腹板扣除冷弯半径后的平直段高度;
hr——高低屋面的高差;
hsT0、hsB0——分别是小端截面上、下翼缘的中面到剪切中心的距离;
hw——腹板的高度;
hw1、hw0——楔形腹板大端和小端腹板高度;
I1——被隅撑支撑的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
I2——与檩条连接的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
Ip——檩条截面绕强轴的惯性矩;
Iw0——小端截面的翘曲惯性矩;
Iwη——变截面梁的等效翘曲惯性矩;
ix1——大端截面绕强轴的回转半径;
Iy——变截面梁绕弱轴惯性矩;
iy1——大端截面绕弱轴的回转半径;
IyT、IyB——弯矩最大截面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绕弱轴的惯性矩;
J、Iy、Iw——大端截面的自由扭转常数、绕弱轴惯性矩、翘曲惯性矩;
J0——小端截面自由扭转常数;
Jη——变截面梁等效圣维南扭转常数;
We——构件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We1——大端有效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
Wenx、Weny——对截面主轴x、y轴的有效净截面模量或净截面模量;
Wn1x——杆件的净截面模量;
Wx1——弯矩较大截面受压边缘的截面模量;
γ——变截面梁楔率;
γp——腹板区格的楔率;
λs——腹板剪切屈曲通用高厚比;
ηi——惯性矩比。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kτ——受剪板件的屈曲系数;
np——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檩条数;
βma、βtx——等效弯矩系数;
βxη——截面不对称系数;
γ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γEv——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γG——永久或重力荷载分项系数;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γQ——竖向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w——风荷载分项系数;
γx——截面塑性开展系数;
λ1——按大端截面计算的,考虑计算长度系数的长细比;
λ1——通用长细比;
λp——与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参数;
λs——与板件受剪有关的参数;
λ1y——绕弱轴的长细比;
λ1y——绕弱轴的通用长细比;
λb——梁的通用长细比;
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μw——风荷载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ρ——有效宽度系数;
φby——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φmin——腹杆的轴压稳定系数;
φs——腹板剪切屈曲稳定系数;
φx——杆件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Xtap——腹板屈曲后抗剪强度的楔率折减系数;
ψQ、ψw——分别为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