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冶金设备基础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696-2011 建标库

6.4  构造要求

6.4.1  由于采用全悬挂式倾动机构,转炉及倾动机构全部坐在墩墙上,所以工艺设备专业按布置要求墩墙截面尺寸都很大。计算表明,转炉基础墩墙大多为构造配筋,但即使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配置,也需要很多钢筋,在墩墙短边往往需要配置3排~4排钢筋。实际工程调查表明,许多转炉基础墩墙的配筋率只达到0.05%(表10),转炉基础使用正常,没有发现破损或异常现象。

表10  转炉基础高墩配筋率调查统计表

6.4.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根据以往实测数据,转炉在冶炼过程中,靠渣道侧转炉基础隔热保护层外表面的温度约为50℃~80℃,出钢、出渣时局部温度可高达100℃~150℃,耳轴支墩间距较小时竟高达195℃,随着转炉容量的加大,温度还要高一些。因此耳轴墩墙应采取可靠的隔热保护措施。

6.4.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在生产过程中,为防止事故漏钢,应在两轨道基础间设置钢包事故坑,坑的位置及尺寸应满足工艺专业要求。由于钢水温度非常高,为避免遇水发生爆炸,应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避免坑内积水。

6.4.5  在以往的设计中,转炉基础隔热保护措施主要有半砖厚骨架墙隔热保护层、自承重砖墙隔热保护层及铸铁板隔热保护层等形式。铸铁板具有热渣不易粘结,结渣后便于铲除,强度高,能经受清渣时的敲击,所占净空小等优点,使用效果良好,但铸铁板的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目前,由于转炉公称容量的加大,考虑到综合经济比较上的优势,铸铁板隔热保护层已被普遍采用。

    实践表明,轨道基础间采用花岗岩地坪使用效果很好,但造价相对较高。

    本条仅列出了目前较常用的隔热保护措施,设计时也可采用其他有成熟经验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