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917-2013 建标库

6.2  应力验算

6.2.1  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构件在弯矩及预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混凝土桥面板及钢梁法向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混凝土桥面板板顶应力:

式中:σc——混凝土桥面板板顶应力(MPa);

      Mk——截面弯矩值(N·mm);

      n0——钢材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n0=Es/Ec

      I0——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组合截面的换算惯性矩(mm4);

      yc——混凝土桥面板顶至组合梁弹性中和轴的距离(mm);

      σe——体外预应力筋的弹性应力(MPa),可按本规范第6.2.2条计算;

      Ap——体外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

      A0——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组合截面的换算面积(mm2);

      e——预应力筋形心位置至换算截面中性轴的偏心距(向下为正)(mm);

      σs——钢梁下翼缘应力(MPa);

      ys——钢梁下翼缘至组合梁弹性中和轴的距离(mm)。

6.2.2  体外预应力筋的弹性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σpe——体外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力(MPa);

      △σe——体外预应力筋的弹性应力增量(MPa),在需要计入的情况下,可按式(6.2.2-2)进行计算;

      L——组合梁计算跨径(mm);

      li——第i段预应力筋在局部坐标系的投影长度(mm),见图6.2.2(a);

      ei——端部锚固处或第i个转向点处预应力筋形心位置至换算截面中性轴的偏心距(mm);

      ei0——第i段预应力筋的起点到换算截面中性轴的距离(mm),见图6.2.2(b);

      ei1——第i段预应力筋的终点到换算截面中性轴的距离(mm),见图6.2.2(b);

      M0——单位荷载下的弯矩(N·mm/N);

      M0i0——单位荷载下在第i段预应力筋的起点处的弯矩(N·mm/N),见图6.2.2(c);

      M0i1——单位荷载下在第i段预应力筋的终点处的弯矩(N·mm/N),见图6.2.2(c);

      ξ1——计算过程中简写符号(mm3);

      ξ2——计算过程中简写符号(N·mm3)。

图6.2.2  预应力筋弹性应力增量计算系数计算模型

6.2.3  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验算时,应计入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后混凝土徐变的影响,计算可采用混凝土有效弹性模量法按下列公式计算:

    混凝土的有效弹性模量:

式中: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按本规范表3.1.5采用;

      ψL——根据荷载类型确定的徐变因子,永久作用取1.1,用于调整内力的强迫位移作用取1.5,混凝土收缩作用取0.55;

      (t,t0)——加载龄期为t0,计算考虑龄期为t的混凝土徐变系数,可取为徐变系数最终值,根据混凝土桥面板的加载龄期和理论厚度按表6.2.3采用;

      n0——短期荷载作用下钢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

      Es——钢材的弹性模量(MPa),按本规范表3.2.7采用。

表6.2.3  混凝土徐变系数(t,t0)

6.2.4  混凝土桥面板收缩作用应按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后开始计入。混凝土构件的收缩量可采用名义收缩系数乘以收缩折减系数计算得到。名义收缩系数可按表6.2.4-1所列数值采用;收缩折减系数可根据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结合前发生的龄期和理论厚度按表6.2.4-2采用。

表6.2.4-1  混凝土名义收缩系数εcs0×103

    注:1  本表适用于一般硅酸盐类水泥或快硬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2  本表适用于季节性变化的平均温度为-20℃~40℃;

        3  本表数值系按C40混凝土计算所得,对于强度等级为C50及以上混凝土,表列数值应乘以,式中fck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表3.1.3采用。

表6.2.4-2  收缩折减系数

注:钢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前发生的龄期和理论厚度为表列数值中间值时,折减系数可按直线内插法取值。

6.2.5  混凝土徐变、收缩、温度等作用引起的截面应力增量可按本规范附录B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