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191-2012 建标库

6.3  框架部分抗震构造措施

6.3.1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  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4  框架梁附属于筒仓的竖壁时,可不受本条第1款~第3款的限制。

6.3.2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应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2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表6.3.2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6.3.3  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及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

    3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箍筋直径的20倍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箍筋直径的20倍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6.3.4  二、三、四级框架和框架-抗震墙的楼板、屋盖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板的板肋下端应与支承梁焊接。

    2  预制板上应设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后浇层,其厚度不应小于50mm,应内设6双向间距200mm的钢筋网。

    3  预制板之间在支座处的纵向缝隙内应设置焊接钢筋网,其伸出支座长度不宜小于1.0m;纵向钢筋直径,上部不宜小于8mm,下部不宜小于6mm。板缝应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浇灌。

6.3.5  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400mm。

    2  剪跨比宜大于2。

    3  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6.3.6  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6.3.6的规定;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框排架结构,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表6.3.6  柱轴压比

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框排架结构,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表6.3.7-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

    2  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7-2采用。

表6.3.7-2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2)一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最大间距不应大于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不应小于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  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5  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6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6.3.9  柱箍筋加密范围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柱上、下端,应取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

    2  底层柱的下端不应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3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应取全高。

    4  在柱段内设置牛腿,其牛腿的上、下柱段净高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段,应取全高,大于4时可取其柱段端各500mm。

    5  支承筒仓竖壁的框架柱和一、二级框架的角柱,应取全高。

6.3.10  柱加密区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应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在两个方向设有箍筋或拉筋约束;采用拉筋复合箍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并应符合箍筋肢距的要求。

6.3.11  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式要求:

ρv≥λvƒcyv         (6.3.11)

式中:ρv——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一级不应小于0.8%,二级不应小于0.6%,三、四级不应小于0.4%;

      ƒ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强度等级低于C35时,应按C35计算;

      ƒyv——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λv——最小配箍特征值,宜按表6.3.11采用。

表6.3.11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

6.3.12  柱箍筋非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0倍,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5倍。

6.3.13  柱的剪跨比不大于1.5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应提高一级配置,一级时应适当提高箍筋配置。

    2  柱高范围内应采用井字形复合箍(矩形箍或拉筋),应至少每隔一根纵向钢筋有一根拉筋。

    3  柱的每个方向应配置两根对角斜筋(图6.3.13);对角斜钢筋的直径,一、二级分别不应小于20mm、18mm,三、四级不应小于16mm;对角斜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加50mm。

图6.3.13  对角斜筋配置示意

6.3.14  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按本规范第6.3.7条的规定采用;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分别不宜小于0.12、0.10和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0.4%。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节点核芯区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核芯区上、下柱端的较大体积配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