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卫生陶瓷工厂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560-2010 建标库

13.2      

13.2.1  建筑卫生陶瓷工厂的采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于集中采暖地区的生产管理和生活建筑,有防寒要求或经常有人停留、工作,并对室内温度有一定要求的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应设置集中采暖。

    2  位于非集中采暖地区但有采暖要求的生产管理和生活建筑、生产车间的控制室、值班室及辅助生产建筑可设置集中采暖。

    3  设置集中采暖的生产管理和生活建筑、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当其位于严寒或寒冷地区,且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时,应按5℃设置值班采暖。当工艺系统及生产设备对环境温度另有要求时,可根据要求确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

    4  各类破碎、产品包装等高大的生产厂房不应全面采暖,应从围护结构上隔断,设局部采暖。

    5  当采暖建筑物远离热力管网、热力管网布置困难、采暖建筑物过高且采暖热负荷仅为小型控制室、值班室时,可设置局部采暖。

    6  设置集中采暖的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当散热器采暖难以保证采暖室内设计温度时,可用热风采暖补充。

    7  储存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采暖。当采用电热采暖时必须选用防爆型电暖器及插座。

    8  不同供暖方式的采暖间歇附加值宜按表13.2.1的规定采用。

表13.2.1  不同供暖方式的采暖间歇附加值表

    注:间歇附加值按采暖房间总耗热量计算。

13.2.2  采暖热媒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寒冷地区的厂区采暖热媒宜采用70℃~95℃低温热水。

    2  严寒地区的厂区采暖热媒宜采用70℃~110℃高温热水。

    3  严寒地区的生产建筑采暖和除尘设备保温供热,其热媒可采用蒸汽。蒸汽温度不应高于120℃,其凝结水回收率不应低于60%。

    4  利用余热或天然热源采暖时,采暖热媒及其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3.2.3  热源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其热负荷可由区域热电站或区域锅炉房供热时,不应单独设置锅炉房。

    2  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工厂总体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留有扩建余地。对改建、扩建工程,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设备和管道。

    3  锅炉台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锅炉房内相同参数的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当选用1台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要求时,可只设置1台。

        2)锅炉房的锅炉总台数,每种炉型(指蒸汽锅炉与热水锅炉)不宜超过2台,当选用多台锅炉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3)为严寒地区的生产建筑采暖及除尘设备保温供热,应设有备用锅炉。

        4)生活供汽应设备用锅炉。

        5)一般寒冷地区的采暖可不设置备用锅炉。但其中1台停止运行时,其余设备应满足60%~75%热负荷的需要。

        6)对于采暖、生活用汽热负荷较小的厂区锅炉房宜选用2台蒸汽锅炉,并设置汽水换热装置。

    4  锅炉房控制室应有较好的朝向,其观察窗对观察锅炉应有较好的视野。折合12蒸吨以上的锅炉房,宜设置化验室、维修间和生活间。

    5  锅炉总容量折合小于12蒸吨的锅炉房,每台锅炉可单独设置机械上煤、机械除渣装置。

    6  严寒地区锅炉总容量折合大于或等于12蒸吨,或一般寒冷地区要求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锅炉房,从煤堆场到锅炉房内运煤宜采用间歇机械化设备装卸和间歇机械化设备运煤。锅炉除渣宜采用联合除渣机。

    7  锅炉房的鼓风机、引风机应设在厂房内,当鼓风机、引风机设在室外时,应采取防雨、消声等措施。

    8  锅炉房烟囱高度、个数及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的规定。

    9  锅炉房应按其规模、供热对象分别设置计量仪表检测供蒸汽量、供热量、燃料消耗总量、原水消耗总量、凝结水回收量、热水系统补给水量及总耗电量等。

13.2.4  室外热力管网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水采暖管网应采用双管闭式循环系统。蒸汽采暖管网宜采用开式系统,其凝结水应回收。当凝结水量小,且回收系统复杂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就地排放。

    2  热力管网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力管网的敷设形式,应根据建设场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对美观的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改、扩建工程尚应依据原有管网及建筑物或构筑物情况确定。

        2)采用直埋敷设的热力管网中连接采暖用户的支管宜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直埋管应有可靠的防水措施。穿越不允许开挖的交通干道时应加设套管。

        3)采用地沟敷设的热力管网中连接各采暖用户的支管宜采用不通行地沟;供热干管及不允许开挖的地区宜采用半通行地沟;当各种管道共沟敷设时宜采用通行地沟,热力管应在管沟的上部。

        4)改建、扩建工程的热力管网宜采用架空敷设。新建厂的热力管网宜采用直埋或地沟敷设,当建设场地不允许时可采用架空敷设。严寒地区不宜采用架空敷设。

        5)各采暖用户热力管入口处均应装设调节阀,并安装在入户阀门井内。对于沿墙敷设的架空热力管,室外安装阀门有困难时,入户阀门可装在室内。

        6)地下敷设的热力管沟、阀门井外壁,以及直埋管道、架空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铁路及各种管道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附录F的规定。

        7)热负荷较大的生产及辅助生产建筑物采暖入口处,宜设置温度、压力检测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