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633-2010 建标库

8.4  微网测量

微网平面控制测量

8.4.1  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精确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控制网以三角形为主要图形,用经纬仪观测全部角度(至少要有一条起算边长)的网称三角测量网(或称测角网);以三边形为主要图形,用测距仪观测全部边长的网称三边测量网(或称测边网);边、角均测的称边角网;以折线形为基本图形,既测角又测边的网称为导线网;单一折线形则称导线。

    根据施工测量需要,除在厂房内部按设计要求预埋点位标志外,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少量过渡点,使控制点间构成三角形、大地四边形、矩形、中点多边形、折线形和多边形等基本网形。厂房内部微网亦尽可能按边角网布设。

8.4.2  关于微网的测角中误差,说明如下:

    平面坐标中误差、相邻点相对坐标中误差是微网最基本的精度要求,必须满足。

    关于测角中误差,由于短边测角误差大,影响角度观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仪器对中与觇标偏心误差、目标照准误差以及仪器本身误差等。因此,角度观测量的综合误差应按式(39)进行估算。

式中:me——对中及偏心误差对角度测量的综合影响(″);

      mv——目标照准误差(″);

      mI——按菲列罗公式计算的先验测角中误差(″)。

    根据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2004年)第五章第5.4节中对水平角观测中的几种主要误差来源的说明,仪器对中误差如图3所示,设O为测站标志中心,O′为仪器中心,β为无对中误差时的角度(即正确的角度),β′为有对中误差时的角度(即实测的角度),e为对中误差。

    参考该书中的推导结果,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影响的中误差为:

    由式(40)知,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两目标之间的距离sAB成正比,即水平角在180°时影响最大,此时sAB=s1+s2;而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s1和s2的乘积成反比,距离越短,影响越大。因此,对于短边测角要特别注意对中误差的影响。

    觇标偏心误差如图4所示,A、B分别为标志实际中心,A′、B′为照准的中心。β为正确的角度,β′为观测的角度,e1、e2为觇标偏心误差。

    参考该书中的推导结果,觇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影响的中误差为:

    由式(41)知,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的距离s1和s2有关,距离越短,影响越大,但与角度本身的大小无关。    

    由此,仪器对中与觇标偏心误差对角度测量的综合影响为:

    核电厂房内部微网,边长一般为5m~30m不等,平均边长约20m。根据式(42)计算仪器对中与觇标偏心误差对角度测量的综合影响为:

    当e1=e2=e=0.3mm、s1=s2=20m、β=180°时,误差最大,即me=±5.4″。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偏心误差和仪器对中误差均属于“对中”性质的误差。就对中本身而言,它是偶然误差,一旦目标标志和仪器已经安置,则对中误差的真值不再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水平角观测多少个测回,这两项误差分别在各测回之间均保持相同,绝不会因增加测回数而减少它们对水平角观测成果的影响。

    照准误差主要与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人眼的判别能力、照准标志的形状及目标影像的亮度和清晰度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人眼分辨两个点的最小视角为60",三次照准取平均值的照准误差mv约为:

式中:v——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对于LeicaTCA2003型全站仪,有v=30,故仪器照准误差为:mv=±60"/(30×√3)=±1.2″。

    采用电子仪器观测时,不考虑测微器读数误差的影响。当三角形的个数较少时,测角中误差宜用经验值代替。通常取DJ1型仪器的测角中误差先验值为±1″。

    因此,按式(39)估算的角度观测量的综合误差为:,取测角中误差为5″;其中,每个三角形的最大角度闭合差为2√3mβ

    微网测量一般采用多联脚架法,并使用天底仪协助仪器、觇标精确对中,观测过程中仪器对中(觇标偏心)误差的影响较小。由于受场地条件等的限制,厂房内部微网的观测网形难以全部构成三角形等基本图形,实际测角中误差可能与本规范表8.4.2中所列值有一定出入。对影响角度观测量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推导其综合影响大小,主要是为了推算三角形最大角度闭合差的限差值,以剔除原始观测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粗差,提高微网测量精度和可靠性。表8.4.2中所列的测角中误差指标宜参考使用。

    微网测量通常使用DJ05型LeicaTCA2003全站仪,采用常规边角网施测,但受厂房施工、设备安装等现场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控制网的网形及边长、角度作出具体要求。采用多联脚架法可减少仪器对中和目标照准误差的影响,但控制网形、调焦、照准、整平以及仪器本身、周围环境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现场条件及观测时段的限制,微网测量通常采用完全的边角联测,观测所有可通视的边长和方向,控制网通常都有较多的多余观测量,宜通过三角形最大角度闭合差限差值来分析并剔除粗差。

8.4.4  对底板微网点、加密点及测量通视孔位置的选定,说明如下:

    1  对厂房内部微网点位的选择,宜使各相邻点位之间相互通视,设备安装时无需点位加密或尽可能少点位加密。

    2  各层楼板相应位置设置测量专用垂直通视孔,通过微网点的铅垂线方向应避开横梁和楼板中的主钢筋;竖向垂直通视孔应在各施工层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埋设,孔洞大小一般在200mm×200mm左右。横向水平通视孔应预埋在相邻微网点间的连线上,高出基础楼板约1.5m的位置。

    3  核电厂施工中,反应堆中心点位置的垂直提升主要通过底板微网平面基准点的垂直传递来实现,不仅对每个平面基点的竖向投点精度要求较高,而且通过天底仪投测至厂房最高层的平面点数量也不应少于3个;经过微型网加密测量及平差处理后,才能在厂房各楼层准确恢复反应堆堆心点位置,保证反应堆堆心的垂直度,减少竖向偏差。

8.4.5  下端焊有钢筋的不锈钢标板预埋件宜在混凝土浇筑前埋入,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使微网点位在各层楼板结构基础上直接与钢衬或壁体相连。埋设的不锈钢板宜稍低于混凝土基面,防止其他重物撞击,造成点位移动。

    为了设备或构架的安装定位和检查,某些关键的轴线基点或微网控制点可以采用焊接临时强制对中观测台的标石形式。

8.4.6  微网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说明如下:

    1  厂房内部的微型精密控制网,应根据点位分布及通视状况设计控制网形状。根据精度估算的结果,优化配置测角、测边精度和工作量。

    2  边长测量采用电磁波测距时,其综合测量误差说明如下:

    仪器与觇标偏心如图5所示,A、B分别为标志实际中心,A′为仪器中心、B′为照准的中心,e1、e2分别为仪器与觇标偏心误差。

    经推导的归心改正公式为:

    按中误差定义,可得仪器对中误差△D引起的距离测量中误差为:

    

    

    

    同理,可得

    这样,再顾及测距仪自身的影响,电磁波测距边长综合误差应按式(49)计算:

式中:mD——测距中误差(mD=a+b·D)(mm);

      a——测距仪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一测距仪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e1——电磁波测距仪器对中误差(mm);

      e2——反射棱镜偏心误差(mm)。

    3  边长测量,当采用铟瓦线尺、钢尺丈量距离时,其综合测量误差说明如下:

    用铟瓦线尺丈量的全长中误差mΣ应按式(50)计算:

式中:m1——边长量线中误差(mm);

      m2——轴杆头水准测量所引起的误差(mm);

      m3——温度膨胀系数测定所引起的误差(mm);

      m4——标准长度误差所引起的误差(mm)。

    用钢尺丈量的全长中误差mΣ应按式(51)计算:

    当微网估算的点位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重新优化布网方案;建造临时观测台采用强制对中方式;增加边、角观测数量;适当增加边、角测回数;使用更高精度测距仪器来提高边长观测值精度。

8.4.8  微网施测应选择在适宜的时段内进行。在厂房基础浇筑好之后、高层结构施工开始之前,其内部各点位之间的通视条件最好。太晚则由于墙体、设备的影响,通视条件受到限制;太早则由于混凝土没有养护稳定,坐标(或标高)在日后有变形的可能。

微网高程控制测量

8.4.14  水准点标志一般为埋设在各楼层结构基础表面,密封在盒状保护装置中的一个圆头不锈钢棒。

8.4.15  底板水准基点宜固定选用其中一点作为独立厂房内部的施工高程起算依据,而将其他的水准点用作参考和校核之用。这样,每个独立厂房内部只有一个高程起算点,对厂房内其他点的高程影响都是一致的。

微网复测

8.4.18  各厂房内部微网点一般预埋在每层楼板的混凝土基础面上,由于混凝土基础在浇灌后的几个月内会产生微量收缩,微网点的平面位置会随之变化。

    在混凝土龄期,尽量利用中心点设站和周边点定向的定位方法。在养护期过后,需要对控制点进行复测,进入安装阶段后,需要再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