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487-2008(2022年版) 建标库

附录E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E.0.1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收集工程区域内岩土体的成因、物质组成、结构面分布、地应力场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资料,掌握岩土体的均质和非均质特性。

    2  了解枢纽布置方案、工程建筑类型、工程荷载作用方向及大小,以及对地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的质量要求等设计意图。

    3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应根据有关的试验方法标准,通过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直接或间接的方法确定,并应考虑室内、外试验条件与实际工程岩土体的差别等因素的影响。

    4  应进行工程地质单元划分和工程岩体分级,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问题进行岩土力学试验设计,确定试验方法、试验数量以及试验布置。

    5  试验成果整理可按相关岩土试验规程进行。抗剪强度参数可采用最小二乘法、优定斜率法或小值平均法,分别按峰值、屈服值、比例极限值、残余强度值、长期强度等进行整理。

    6  收集岩土试验样品的原始结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含水率、应力状态、试验方法、加载方式等相关资料,并分析试验成果的可信程度。

    7  按岩土体类别、岩体质量级别、工程地质单元、区段或层位,可采用数理统计法整理试验成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舍去不合理的离散值。

    注:可按极限误差法(样本容量>10)或格拉布斯(Grubbs)法(样本容量≤10)舍去不合理的离散值。

    8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应以试验成果为依据,以整理后的试验值作为标准值。

    9  根据岩土体岩性、岩相变化、试样代表性、实际工作条件与试验条件的差别,对标准值进行调整,提出地质建议值。

    10  设计采用值应由设计、地质、试验三方共同研究确定。对于重要工程以及对参数敏感的工程应做专门研究。

E.0.2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标准值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参数的统计宜包括统计组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大值平均值、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2  当同一土层的各参数变异系数较大时,应分析土层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变异性。

      1)当土层在水平方向上变异性大时,宜分析参数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或进行分区(段)。

      2)当土层在垂直方向上变异性大时,宜分析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或进行垂直分带。

    3  土的物理性质参数应以试验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值。

    4  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可根据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试验)、公式计算确定标准值。

    5  地基土渗透系数应根据抽水试验、注(渗)水试验或室内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井(孔)布置时,应采用抽水试验的小值平均值。

      2)用于水库(渠道)渗漏量、地下洞室涌水量、基坑涌水量及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排水量计算,应采用抽水试验成果的大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3)用于浸没区预测时,应采用试验成果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4)用于供水工程计算时,应采用抽水试验成果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5)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当渗透试验资料不足时,可结合地层岩性、密实度、颗粒级配等地质资料根据表E.0.2提出土体的渗透系数地质建议值。

    6  土的压缩模量可从压力-变形曲线上,以建筑物最大荷载下相应的变形关系选取,或按压缩试验的压缩性能,根据其固结程度选定标准值。对于高压缩性软土,宜以试验压缩模量的小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7  土的抗剪强度标准值可采用直剪试验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或三轴压缩试验抗剪强度的平均值为标准值。

    8  当采用有效应力进行稳定分析时,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三轴压缩试验测定的抗剪强度,宜采用试验平均值。

      2)对黏性土地基,应测定或估算孔隙水压力,以取得有效应力强度。

    9  当采用总应力进行稳定分析时,地基土抗剪强度的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排水条件差的黏性土地基,宜采用饱和快剪强度或三轴压缩试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对软土可采用原位十字板剪切强度。

      2)对上、下土层透水性较好或采取了排水措施的薄层黏性土地基,宜采用饱和固结快剪强度或三轴压缩试验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

      3)对透水性良好,不易产生孔隙水压力或能自由排水的地基土层,宜采用慢剪强度或三轴压缩试验固结排水剪切强度。

    10  当需要进行动力分析时,地基土抗剪强度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地基土进行总应力动力分析时,宜采用动三轴压缩试验测定的动强度作为标准值。

      2)对于无动力试验的黏性土和紧密砂砾等非地震液化性土,宜采用三轴压缩试验饱和固结不排水剪测定的总强度和有效应力强度中的最小值作为标准值。

      3)当需要进行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时,应测定饱和砂土的地震附加孔隙水压力、地震有效应力强度,可采用静力有效应力强度作为标准值。

    11  混凝土坝、闸基础与地基土间的抗剪强度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黏性土地基,内摩擦角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内摩擦角平均值的90%,凝聚力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凝聚力平均值的20%~30%。

      2)对砂性土地基,内摩擦角标准值可采用室内饱和固结快剪试验内摩擦角平均值的85%~90%。

      3)对软土地基,力学参数标准值宜采用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结合当地经验确定。抗剪强度指标宜采用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指标,原位测试宜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

    12  对边坡工程,土的抗剪强度标准值宜符合下列规定:

      1)滑坡滑动面(带)的抗剪强度宜取样进行岩矿分析、物理力学试验,并结合反算分析确定。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滑坡,还应结合原位抗剪试验成果等综合选取。

      2)边坡土体抗剪强度宜根据设计工况分别选取饱和固结快剪、快剪强度的小值平均值或取三轴压缩试验的平均值。

E.0.3  规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坝、闸基础与地基土间的摩擦系数,可结合地质条件根据表E.0.3选用地质建议值。

E.0.4  岩体(石)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  岩体的密度、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点荷载强度、波速等物理力学参数可采用试验成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2  岩体变形参数取原位试验成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3  软岩的允许承载力采用载荷试验极限承载力的1/3与比例极限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无载荷试验成果时,可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确定或按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1/10~1/5取值。坚硬岩、半坚硬岩可按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折减后取值:坚硬岩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1/25~1/20,中硬岩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1/20~1/10。

    4  混凝土坝基础与基岩间抗剪断强度参数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或优定斜率法的下限值)作为标准值,抗剪强度参数采用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

    5  岩体抗剪断强度参数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或优定斜率法的下限值)作为标准值。抗剪强度参数对于脆性破坏岩体采用残余强度与比例极限强度二者的小值作为标准值,对于塑性破坏岩体采用屈服强度作为标准值。

    6  规划阶段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当试验资料不足时,可根据表E.0.4结合地质条件提出地质建议值。

E.0.5  结构面的抗剪断强度参数标准值取值按下列规定进行:

    1  硬性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抗剪强度采用残余强度平均值作为标准值。根据结构面的粗糙度、起伏差、张开度、充填胶结特征等因素对标准值进行调整,提出地质建议值。

    2  软弱结构面抗剪断强度参数采用峰值强度小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抗剪强度参数采用屈服强度平均值作为标准值。根据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厚度与起伏差的关系、剪切破坏特征等因素对标准值进行调整,提出地质建议值。

    3  规划阶段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当试验资料不足时,可结合地质条件根据表E.0.5提出地质建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