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 建标库

第二编

第十二章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形式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二条  先行调解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二十四条  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第一百二十五条  送达起诉状和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二十六条  告知权利义务告知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二十七条  管辖权异议和应诉管辖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八条  合议庭成员告知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九条  审核取证

    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第一百三十条  调查程序

    人民法院派出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一百三十一条  委托调查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第一百三十二条  追加必要共同诉讼人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第一百三十三条  决定案件适用程序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

        (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

        (三)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

    第一百三十四条  审理方式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第一百三十五条  巡回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需要进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

    第一百三十六条  开庭通知和公告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三十七条  庭前准备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第一百三十八条  法庭调查顺序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第一百三十九条  当事人庭审权利

    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条  诉的合并

    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一百四十二条  庭审调解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一百四十三条  按撤诉处理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四条  缺席审判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五条  申请撤诉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六条  延期审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第一百四十七条  法庭笔录

    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

    第一百四十八条  宣判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第一百四十九条  审限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五十条  诉讼中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第一百五十一条  诉讼终结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第一百五十二条  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三条  先行判决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第一百五十四条  裁定范围

    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第一百五十五条  生效裁判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一百五十六条  公众查阅审判

    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