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建标库

第六章法治保障

    第六十一条  国家根据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及时制定或者修改、废止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

    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涉及调整实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的,依照法定程序经有权机关授权后,可以先行先试。

    第六十二条  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

    除依法需要保密外,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通过报纸、网络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建立健全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

    第六十三条  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制定涉及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核。

    市场主体认为地方性法规同行政法规相抵触,或者认为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国务院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由有关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处理。

    第六十四条  没有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和命令依据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得减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不得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不得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涉及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第六十五条  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结合实际,确定是否为市场主体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统筹协调、合理把握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等的出台节奏,全面评估政策效果,避免因政策叠加或者相互不协调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第六十六条  国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

    第六十七条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制,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基础性支撑。

    第六十八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第六十九条  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一)违法干预应当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事项;

        (二)制定或者实施政策措施不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

        (三)违反法定权限、条件、程序对市场主体的财产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实施查封、冻结和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四)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要求市场主体提供财力、物力或者人力;

        (五)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以及类似活动,或者借前述活动向市场主体收费或者变相收费;

        (六)违法设立或者在目录清单之外执行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

        (七)不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或者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

        (八)变相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继续实施或者变相实施已取消的行政许可,或者转由行业协会商会或者其他组织实施已取消的行政许可;

        (九)为市场主体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或者违法强制市场主体接受中介服务;

        (十)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时,不按照规定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

        (十一)其他不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或者损害营商环境的情形。

    第七十条  公用企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不向社会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办理时限等信息;

        (二)强迫市场主体接受不合理的服务条件;

        (三)向市场主体收取不合理费用。

    第七十一条  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服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违法开展收费、评比、认证等行为;

        (二)违法干预市场主体加入或者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

        (三)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以及类似活动,或者借前述活动向市场主体收费或者变相收费;

        (四)不向社会公开办理法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

        (五)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接受中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