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136-2011 建标库

7  电解处理法

7.1  含铬废水

7.1.1  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时,六价铬离子浓度不宜大于100mg/L,pH值宜为4.0~6.5。

    

7.1.2  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宜采用连续式,且可采用图7.1.2的基本工艺流程。

图7.1.2  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基本工艺流程

7.1.3

  电解槽宜采用竖流式双极性电极,并应对槽体、电极板框等采取防腐和绝缘措施;电解槽和电源设备应可靠接地。

    

7.1.4

  极板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钢板,其厚度宜为3mm~5mm,极板间净距可为5mm~10mm。

    

7.1.5

  还原1g六价铬离子的铁极板消耗量可按4g~5g计算。

    

7.1.6

  电解槽的电极电路应设置电流换向装置。

    

7.1.7

  电解槽应按废水设计流量和废水中六价铬浓度选择,亦可按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设计。

    

7.1.8

  用纯水作漂洗水的含铬废水,宜在废水进入电解槽前投加氯化钠,投入量宜为0.5g/L。

    

7.1.9

  电解槽电能消耗值,当含六价铬浓度小于50mg/L时,处理每立方米废水应小于1.1kW·h;当含六价铬浓度在50mg/L~100mg/L时,处理每立方米废水应控制在1.1kW·h~2.5kW·h。

    

7.1.0

  电解槽采用的最高直流电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特低电压(ELV)限值》GB/T3805中有关直流(无波纹)的稳态电压限值的规定。

    

7.1.11

  电解槽的整流器选用时,应在计算的总电流和总电压值基础上增加30%~50%的备用量。

    

7.1.12

  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应设置固液分离装置,当采用沉淀池作为固液分离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沉淀前废水的pH值宜为7~9。

    2

  污泥体积可按处理废水体积的5%~10%计算。

    

7.1.13

  当废水中六价铬离子浓度为100mg/L时,处理每立方米废水所产生的污泥干重可按1kg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