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附条文说明] GB50216-2019 建标库

附录C  质量管理

C.0.1  本标准把结构可靠度(目标可靠指标)作为设计的依据,建立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方程,谋求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使结构达到预期功能的要求。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一个定量描述,是建立在大量客观的试验和观测数据,并对结构功能函数进行不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只有结构获得质量保证,才能使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在设计基准期内达到设计预定的要求。为保证结构质量,则要对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以及所涉及的材料和构件,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C.0.2  铁路工程结构质量管理周期体现了全寿命(又称全生命)过程可靠性的理念。

C.0.3  铁路工程结构可靠性管理阶段包括勘察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使用、维护和修复。每个阶段都关系到铁路工程结构的全寿命可靠性,因此对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

C.0.4  结构可靠度的保证是有“规定条件”的,这个“规定条件”就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工程结构的勘察、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以及所涉及的材料和构件,是整个工程重要的实施环节,共同确保了全寿命周期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对上述各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有关部门要把对各环节的质量要求以及质量保证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或措施补充到相关的标准、规范中,对工程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C.0.5  铁路工程结构的勘察设计质量对结构可靠性有着首要的、直接的影响,要严格管理和控制。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严格的检查校核制度,对防止发生设计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条强调了对勘察与设计的质量控制要求。

C.0.6  本条给出了铁路工程结构的材料、构件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C.0.7  材料等级一般以材料强度标准值划分。同一等级的材料采用同一标准值。无论天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属于同一等级的不同产地和不同厂家的材料,其性能水平一般不低于规范规定的可靠指标β的要求。考虑实际应用情况,允许各有关规范根据材料和构件的特点对此指标稍做增减。

C.0.8  对于生产连续性较差或各批次间质量特征的统计参数差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很难使产品批的质量维持在合格质量水平之上,因此要按控制用户方风险率制定验收标准。计算用户方风险率时所采用的极限质量水平,可以按各类材料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和工程经验确定,与极限质量水平相应的用户风险率,可以根据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C.0.9  当交验的材料或构件按质量验收标准检验判为不合格时,并不意味着这批产品一定不能使用,因为实际上存在着抽样检验结构的偶然性和试件的代表性等问题。为此,要根据有关的质量验收标准采取各种措施对产品做进一步检验和判定。例如,可以重新抽取较多的试样进行复查;当材料或构件已进入结构物时,可以直接从结构中截取试件进行复查,或直接在结构物上进行荷载试验;也允许采用可靠的非破损检验方法并经综合分析后对结构做出质量评估。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允许降级使用,直至报废。

C.0.10~C.0.12  结构全寿命周期可靠性水平的实现是以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为前提的,包括正常的维修和养护,即其可靠性水平与建设方、勘察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及运维方等密切相关,因此要对设计、施工、使用、维修和养护等进行必要的审查、检查和监督,我国有关部门和规范对此有明确规定,各方要予以遵守,按照规定分工承担各自的权责。

    当铁路工程结构实际使用条件与设计预定正常使用条件不同时,要进行专门的评定。只有符合可靠性要求时才能使用,必要时要采取适当的保证措施。

    维修养护制度是保证结构全寿命过程可靠性的重要环节,需重视并加以完善。维修周期要保证结构性能不发生显著退化。

C.0.13  极限状态设计法是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为便于各专业进行有效的参数统计,科研项目“铁路工程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标准转轨关键技术研究”(2012G014-A)对工程数据敏感性进行研究,研究建议工程结构数据的筛选可采用经验判断和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桥梁、隧道、路基、轨道四个专业的数据进行筛选,形成了铁路工程结构数据的初步统计方案。科研项目“铁路工程数据统计和处理分析平台基础研究”(Z2012-065)探索了铁路工程数据采集范围、采集渠道,搭建了工程数据采集、统计和评估分析的模拟平台,提出了铁路工程数据分析平台的总体技术框架和建设实施方案。

    为实现可靠性设计规范的可持续发展,宜建立工程结构数据统计和处理分析平台,对设计阶段、建造过程和运维期间关键参数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评估分析,有条件时可基于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ling)技术进行数据的关联和共享,将专业需求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充分融合,逐步实现从数据到信息、知识直至智慧的进阶,从而达到修正目标可靠指标及相关参数指标的目的,指导规范的修订,这也符合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掌握关键数据,才能实行精细化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促进质量管理的有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