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5.1 墙 体
5.1.1 墙体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温差△tw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墙体的内表面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温差的限值
注:△tw=ti—θi·w。
5.1.2 未考虑密度和温差修正的墙体内表面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θi·w——墙体内表面温度(℃);
ti——室内计算温度(℃),应按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取值;
te——室外计算温度(℃),应按本规范第3.2.2条的规定取值;
Ri——内表面换热阻(m2·K/W),应按本规范附录B第B.4节的规定取值;
R0·w——墙体传热阻(m2·K/W)。
5.1.3 不同地区,符合本规范第5.1.1条要求的墙体热阻最小值Rmin·w应按下式计算或按本规范附录D表D.1的规定选用。
其中:Rmin·w——满足△tw要求的墙体热阻最小值(m2·K/W);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应按本规范附录B第B.4节的规定取值。
5.1.4 不同材料和建筑不同部位的墙体热阻最小值应按下式进行修正计算:
其中:Rw——修正后的墙体热阻最小值(m2·K/W);
ε1——热阻最小值的密度修正系数,可按本规范表5.1.4-1选用;
ε2——热阻最小值的温差修正系数,可按本规范表5.1.4-2选用。
表5.1.4-1 热阻最小值的密度修正系数ε1
注:ρ为围护结构的密度。
表5.1.4-2 热阻最小值的温差修正系数ε2
5.1.5 提高墙体热阻值可采取下列措施:
1 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砌块等主墙体材料组成复合保温墙体构造;
2 采用低导热系数的新型墙体材料;
3 采用带有封闭空气间层的复合墙体构造设计。
5.1.6 外墙宜采用热惰性大的材料和构造,提高墙体热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1 采用内侧为重质材料的复合保温墙体;
2 采用蓄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或相变材料复合在墙体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