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附条文说明] CJJ/T253-2016 建标库

6  结构组合及构造

6.1  结构组合设计

6.1.1  把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为全透水结构和半透水结构两种类型。全透水结构适用于人行道、步行街、非机动车道、广场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半透水结构适用于轻型荷载机动车停车场。

    通过对既有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的调研发现,对于全透水结构的人行道和广场,使用7年后,路面仍基本完好无损;对于全透水结构的机动车道,使用7年后,路面损害较为严重,多为雨水渗入地基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因此对于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景观硬地、非机动车停车场及广场可采用全透水结构,对于轻型荷载机动车停、驶的停车场应为半透水结构。鉴于本规程为首次制定,为偏于安全,本规程只将停车场纳入了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范围,未将机动车道路纳入应用范围。

6.1.2  阐明了结构各组合层的功能,提出了各层材料的选型范围,供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参考选用。对于双面层结构,规定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主要应用于下面层,上面层宜选用洁净、坚硬、耐久的天然骨料配制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透水基层材料可根据设计受力要求选择采用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级配再生骨料、其他级配碎石等材料。透水基层中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的连续级配再生骨料,胶凝材料用量一般为9.5%~11%,水胶比不宜大于0.40。

    为了平衡面层透水性能和路用性能的需要,本规程在双面层组合设计中,将面层分为上面层和下面层。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曾进行了大量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再生骨料配制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均能达到《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关于面层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指标要求。由于再生骨料含有砂浆块等较软弱的颗粒组成,颗粒性能不均匀,不宜用于路面的上面层,因此设计人员宜优先采用双面层组合设计。另外从工程成本的角度考虑,上面层采用适宜厚度的坚硬、耐久的天然骨料配制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下面层采用适宜厚度的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也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从透水性能的角度考虑,上、下面层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孔隙率,下面层设计成相对较大的孔隙率,可以减小透水水泥混凝土日久堵孔现象的发生。上面层可以使用性能良好、骨料颗粒较小且坚硬的天然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下面层可以使用颗粒较大、性能相对较差的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目前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有涂刷密封固化剂的做法,可以使透水混凝土达到色泽光亮、耐磨、抗冻的效果。密封固化剂宜采用树脂类材料,并应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能。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使用。

6.1.3  规定了全透水结构组合设计示意图,作为设计人员设计的参考依据。

6.1.4  透水上面层骨料不宜过大,宜选用粒径较小的单一粒径碎石。透水下面层可以选用粒径稍大的单一粒径再生骨料,透水基层宜选用连续级配的骨料制备。

6.1.7~6.1.9  规定了半透水结构组合设计示意图,并规定了各层的厚度及力学性能要求,作为设计人员设计的参考依据。

    由于人行道、步行街、非机动车道、广场承受荷载较小,结构组合设计中一般采用全透水结构,当工程需要采用半透水结构时,其设计可参照本规程第6.1.7条~第6.1.9条进行。

6.1.10  当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机动车道相邻时,为了防止雨水下渗影响邻近路面结构及土基,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半透水结构。

6.1.11  当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双色层组合设计时,彩色层宜和上面层结合设计,设计人员宜从工程成本和受力要求方面平衡考虑,确定上面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