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拉条设计
9.3.1 实腹式檩条跨度不宜大于12m,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宜在檩条间跨中位置设置拉条或撑杆;当檩条跨度大于6m时,宜在檩条跨度三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当檩条跨度大于9m时,宜在檩条跨度四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斜拉条和刚性撑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体系应分别设在檐口和屋脊处(图9.3.1),当构造能保证屋脊处拉条互相拉结平衡,在屋脊处可不设斜拉条和刚性撑杆。
当单坡长度大于50m,宜在中间增加一道双向斜拉条和刚性撑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体系(图9.3.1)。
图9.3.1 双向斜拉条和撑杆体系
1-刚性撑杆;2-斜拉条;3-拉条;4-檐口位置;5-屋脊位置;
L-单坡长度;a-斜拉条与刚性撑杆组成双向斜拉条和刚性撑杆体系
9.3.2 撑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20;当采用圆钢做拉条时,圆钢直径不宜小于10mm。圆钢拉条可设在距檩条翼缘1/3腹板高度的范围内。
9.3.3 檩间支撑的形式可采用刚性支撑系统或柔性支撑系统。应根据檩条的整体稳定性设置一层檩间支撑或上、下二层檩间支撑。
9.3.4 屋面对檩条产生倾覆力矩,可采取变化檩条翼缘的朝向使之相互平衡,当不能平衡倾覆力矩时,应通过檩间支撑传递至屋面梁,檩间支撑由拉条和斜拉条共同组成。应根据屋面荷载、坡度计算檩条的倾覆力大小和方向,验算檩间支撑体系的承载力。倾覆力PL作用在靠近檩条上翼缘的拉条上,以朝向屋脊方向为正,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当C形檩条翼缘均朝屋脊同一方向时:
2 简支Z形檩条
3 连续Z形檩条
式中:P——1个柱距内拉条的总内力设计值(N),当有多道拉条时由其平均分担;
PL——1根拉条的内力设计值(N);
b——檩条翼缘宽度(mm);
d——檩条截面高度(mm);
t——檩条壁厚(mm);
L——檩条跨度(mm);
θ——屋面坡度角(°);
np——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檩条数,当np<4时np取4;当4≤np≤20时,np取实际值;当np>20时,np取20;
Cms——系数,当檩间支撑位于端跨时,Cms取1.05;位于其他位置处,Cms取0.90;
Cth——系数,当檩间支撑位于端跨时,Cth取0.57;位于其他位置处,Cth取0.48;
W——1个柱距内檩间支撑承担受力区域的屋面总竖向荷载设计值(N),向下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