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纤维用浆粕工厂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1139-2015 建标库

2  术语和符号

2.1      

2.1.1  纤维素纤维用浆粕均为溶解浆。溶解浆是在制浆过程中除去了大部分木素、半纤维素、果胶和蜡质,主要成分是α-纤维素的精制化学浆。溶解浆的甲种纤维素含量90%~98%,主要原料有棉短绒、木材和竹材等。制备方法主要有:木材和竹材主要有预水解硫酸盐法和亚硫酸盐法;棉短绒主要为碱法;其他原料如甘蔗渣主要为预水解碱法。主要用于生产再生纤维素纤维、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玻璃纸及羧甲基纤维素(CMC)等产品。

2.1.5  棉短绒的生产一般都在轧花厂进行,也有在榨油厂生产的,两者相比较轧花厂生产的棉短绒在质量和数量上均优于榨油厂生产的棉短绒。

    棉短绒的分类是以纤维长度为主,再结合剥绒道次,按其用途分为三类,每一类棉短绒又都分为三个等级:

    一类棉短绒,一般为头道绒,棉纤维的手扯长度为13mm及以上。

    二类棉短绒,一般为二道绒,棉纤维的手扯长度为13mm以下,其中长3mm及以下的纤维质量占纤维总质量的58%及以下。

    三类棉短绒,一般为三道绒,棉纤维的手扯长度为13mm以下,其中长3mm及以下的纤维质量占纤维总质量58%以上。

2.1.8  蒸煮工艺可分为间歇蒸煮工艺和连续蒸煮工艺两大类。

2.1.9  间歇蒸煮工艺主要有:超级间歇蒸煮工艺(Superbatch),置换蒸煮(快速热交换)工艺(RDH和DDS)和节能蒸煮工艺(En-erBatch)。

2.1.10  超级间歇蒸煮工艺能够减少蒸煮用汽量,提高成浆质量,降低浆的硬度,进而减少漂白化学药品的消耗,减轻污染负荷。较早开发这项技术的瑞典Sunds公司称这项技术叫超级间歇蒸煮(SuperBatchDigester)。

2.1.12  连续蒸煮工艺主要有:等温蒸煮技术(ITC)、低固物蒸煮技术(LowSolidsCooking)、改良连续蒸煮技术(MCC)、黑液浸渍技术(BLI)等。

2.1.13  在棉浆粕工厂中用的蒸煮液是由烧碱和一定量的黑液配制而成;在木浆粕和竹浆粕工厂中用的蒸煮液是由白液和一定量的黑液配制而成。其药液主要成分如下:

    (1)预水解硫酸盐法:其药液主要为Na2S+NaOH;

    (2)亚硫酸盐法:其药液主要为CaSO3+H2SO3

    (3)碱法:其药液主要为NaOH;

    (4)预水解碱法:药液主要为Cl2+NaOH。

2.1.14  从浆料中分离出的料液中因含有从棉短绒或木片或竹片等溶解出或分解出的蜡质、木素、果胶等有机物以及无机盐,使该料液呈黑色而得名。

2.1.17  打浆过程是物理作用,一般来讲纤维的聚合度没有变化。对纤维素纤维浆料而言,要求成粕均匀,疏松有较好的膨润和吸碱能力。

2.1.19  除砂方法主要有:蒸煮前的干式除砂和蒸煮后的湿式除砂。湿式除砂包括漂白前的前除砂和漂白后的后除砂。

2.1.21  漂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浆料的白度和白度稳定性,改善浆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纯化浆料,提高浆料洁净度。

    溶解浆漂白为脱木素漂白,传统的漂白技术包括氯化、碱处理和次氯酸盐漂白等,传统漂白技术漂白能力低,难以到达高白度,且漂白废水中含有大量致癌的氯化物,所以逐渐被新的漂白剂所代替。由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臭氧、氧、过氧酸、生物酶、连二亚硫酸钠等组成的无元素氯漂白技术(ECF)和完全无氯漂白技术(TCF)得到了大力发展。

2.1.32  因含少量Fe(OH)2而呈绿色,故称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