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赤泥堆场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986-2014 建标库

10.4      

10.4.1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第6.2.1条的要求,“当天然基础层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7cm/s时,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由于赤泥堆场对于防渗用黏土的需求量较大,对于黏土质量的要求较高,工程实践中采用黏土作防渗材料往往很难满足赤泥堆场的建设需要,且施工取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较大,故本条规定干法赤泥堆场应设置防渗层,防渗层应由支持层、土工膜、保护层组成。即推荐采用人工材料-土工膜作为防渗主材。

10.4.2  本条是关于防渗土工膜材质选择的规定。国内各氧化铝厂赤泥堆场中防渗土工膜先后采用过沥青类、橡塑类、PVC类和HDPE类。其中,沥青类耐碱性较差,橡塑类受碱和温度影响后收缩,这两种材料均趋于淘汰。目前使用较多的是耐碱性较好的聚氯乙烯(PVC)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PVC膜先后在中铝广西分公司、广西华银铝业公司、遵义氧化铝公司等企业的赤泥堆场使用,HDPE膜则在阳泉氧化铝厂、中铝重庆氧化铝公司、云南文山氧化铝厂等企业的赤泥堆场中使用。从强度、伸长率等技术指标比较,HDPE膜要好于PVC膜,但造价稍高。国内外生活垃圾填埋场也广泛使用HDPE膜作为防渗主材。

10.4.4  防渗层的成败除与进场防渗材料的质量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故设计文件中应提出明确的防渗层施工技术要求。

10.4.5  本条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中土工膜的有关要求提出的。1.5mm是赤泥堆场防渗土工膜膜材厚度的最低要求。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赤泥堆积高度大于60m时土工膜承受的赤泥荷载较大,为确保堆场环境保护设施的可靠性,这两种情况下土工膜宜适当加厚。

    土工膜采用复合了土工布的-布-膜或两布一膜,其土工布可增强土工膜的强度,增加土工膜的耐久性,同时对土工膜起保护作用。边坡采用单面加糙膜或双面加糙膜是为了增强土工膜的稳定性。

    赤泥堆场的防渗系统要求保持长期稳定,宜选用有抗老化作用的土工膜。

    土工膜在可能的情况下宜选用幅宽大的产品,以便在施工中减少土工膜的接缝数量。

10.4.6  本条是土工膜支持层的设计规定。土工膜一般可采用场平弃土碾压后作为支持层,但应注意支持层中不应含有耕植土及其他可能损坏土工膜的材料。有条件时也可采用干赤泥或粉煤灰构筑支持层。我国南方岩溶地区常缺乏细粒土料,这种情况下也可用土工聚合黏土材料(GCL)代替土料。

10.4.7  本条是土工膜保护层的设计规定。设置土工膜上保护层的目的是保护土工膜免受日晒、冰冻、雨淋等气候影响,以及防止堆场布料作业中损坏土工膜。

10.4.8  滤饼干法赤泥堆场日常运行中将使用推土机等设备进行摊平碾压作业,为防止作业过程中损坏土工膜,保护层的面层厚度不应小于0.6m。浆体干法赤泥堆场的防渗层上一般还铺设有厚度0.5m~0.7m的排渗层,故土工膜保护层的面层可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