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赤泥堆场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986-2014 建标库

5      

5.1      

5.1.1  初期坝轴线应根据坝址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并应依据后期堆积坝加高、排水系统、施工条件和环境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1.2  初期坝坝高可按初期赤泥堆存年限要求计算确定。当堆场设计洪水量很大且地形较特殊时,宜在设计阶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确定。

5.1.3  初期坝坝型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确定:

    1  当地可用筑坝材料的种类、性质、储量、分布、埋深和开采运输条件;

    2  地质和抗震设防烈度条件;

    3  堆场下游环境条件及环境保护要求;

    4  工程量、工期和总造价。

5.1.4  初期坝筑坝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当地材料,优先在堆场内取料,少占或不占堆场外农田;

    2  选用筑坝材料前,应在堆场内及附近地区对筑坝材料进行调查和勘察,查明所需筑坝材料的种类、性质、储量、分布、埋深及开采、运输、施工条件;

    3  当堆场附近有足够数量的干赤泥或灰渣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选择干赤泥或灰渣作为初期坝的筑坝材料。

5.1.5  遇有下列情况时,初期坝坝基应进行专门研究处理:

    1  易产生尾矿渗漏的砂砾石地基;

    2  易液化土、软黏土和湿陷性黄土地基;

    3  岩溶发育地基;

    4  涌泉及矿山井洞。

5.1.6  坝体设计填筑标准应按堆场等别、筑坝材料、压实方式、抗震设防烈度及经济性,通过重型击实试验和现场碾压试验确定。

5.1.7  初期坝坝顶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坝顶最小宽度应根据坝顶敷设布料管、运行检修道路、机械施工、作业机械通行要求确定,不宜小于5m。当坝顶兼作公用交通道路时,宽度应由道路通行标准确定和设计。

    2  坝顶应铺以盖面材料,可采用压密的砂砾石、石渣、浆砌片石或泥结石。

    3  坝顶设有布料管时,布料管线宜靠近坝顶上游侧。

    4  坝顶面应设坡向两侧或一侧的排水坡,坡度宜为2%~3%。

5.1.8  坝体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坝体坡比应按坝高、坝体材料、坝基条件、浸润线位置和抗震设防烈度,经稳定验算确定。

    2  上、下游坝坡马道的设置应根据坝面排水、检修、观测、道路、增加护坡和坝基稳定要求确定。

    3  当坝体下游坡材料易遭受雨水冲刷、大风剥蚀、冻胀干裂和人为踩踏的破坏时,应设置护坡。护坡形式应按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可选用抛石、干(浆)砌块石、铺卵石或碎石、种植草皮、混凝土框格填土、土工格栅填土、模袋混凝土。

    4  坝体下游坡面宜设置上坝人行踏步,踏步宽度不宜小于1m。

    5  坝体下游坡可能产生坡面径流时,应布置竖向及横向排水沟。竖向排水沟应沿坝长每隔50m~100m设置一条,横向排水沟宜设在马道内侧。坝体下游坡与岸坡结合处应设置坝肩截水沟。

5.1.9  坝体与坝基、岸坡、埋管的连接处应进行处理。

5.1.10  坝体与排水管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排水管应采用柔性连接,接头处不得漏水,管体设置混凝土止水环;

    2  钢管应做好防腐,管体设钢止水环;

    3  管体周围坝体土料要仔细分层夯实;

    4  排水管通过堆石体时,管周围应分层填以砂砾或碎石,块石不得直接接触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