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爆间室结构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907-2013 建标库

8  构造要求

8.0.1  本条提出现浇钢筋混凝土抗爆间室及抗爆屏院的最小墙厚的要求。

8.0.2、8.0.3  本条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抗内爆炸结构构件特点制订的。

8.0.4  本规范抗爆间室墙(板)为受弯构件,基础拉梁按轴心受拉构件考虑。受弯构件及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非抗震和抗震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制订的。受弯构件及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取用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梁跨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即为0.25和55ƒty中的较大值,而不按设防等级再作区分。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根据以往的工程实践,各类设防等级的抗爆间室墙(板)及基础拉梁的实际配筋基本上均为计算配筋,而且配筋百分率远远大于非抗爆结构构件的配筋百分率,最小配筋百分率几乎不起控制作用,因此按设防等级区分构件最小配筋百分率意义不大;二是抗爆间室承受的是偶然性爆炸荷载,而且对爆炸荷载的计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按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梁跨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取用,要求是适当的。

    本条所列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是根据公式55ƒty计算取整后与0.25的较大值给出,见表1。

8.0.6  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墙(板),为保证动荷载作用下钢筋与受压区混凝土共同工作,在内、外或上、下层钢筋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拉结筋是必要的。为了便于设置S形拉结筋,一般受压区和受拉区钢筋的间距相等,位置相对。

表1  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计算

8.0.7  为了避免抗爆间室中墙与侧墙交接处出现应力集中,必须在中墙与侧墙交接处采取加腋的构造措施。附加斜筋直径为主筋直径的2/3,间距100mm~150mm。同样,对于屋面板与墙及檐口梁与墙的连接处,也按此处理。

8.0.13  当抗爆间室屋盖为轻质易碎屋盖时,设置高度不小于500mm的女儿墙是为了减少泄爆面泄出的冲击波及爆炸破片危害相邻屋面。

8.0.14  有的抗爆间室由于设备高度很高,墙的高度就不得不做高,而设计药量并不大,这样如果基础埋置深度还是按墙高来确定,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规范提出基础埋置深度与设计药量相适应的墙高来确定。例如某抗爆间室由于设备的原因需要层高为9m,而设计药量为15kg。而设计药量为15kg的抗爆间室墙高一般为4m~5m,则该9m高的抗爆间室与设计药量相适应的墙高可取4m~5m,相应的基础埋深按墙高的1/3可取1.5m~1.8m。

8.0.15、8.0.16  对于爆心离墙体小于0.45的墙体,为了加强墙体的整体性,保证动荷载作用下钢筋与受压区混凝土共同工作,提出设置波浪式斜拉结筋,这一构造要求是参考了国外有关设计手册。在实际施工中设置波浪式斜拉结筋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规范提出在药量小于50kg的情况下,可按要求设置S形拉结筋。

8.0.17  本条提出一次绑扎钢筋连续施工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抗爆间室因要承受很大的冲击波荷载,而施工缝又是潜在薄弱面,为了避免反复荷载作用下施工缝薄弱面及裂缝的扩大,影响安全及使用,本条要求抗爆间室墙(板)应连续浇筑,不设施工缝。当不可避免时,规定施工缝应设置在低应力区,即在基础顶面或屋面板下500mm处设置,并用插筋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