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736-2012 建标库

8.6  冷却水系统

8.6.1  冷却水循环使用和冷却塔供冷。

        由于节水和节能要求,除采用地表水作为冷却水的方式外,冷却水系统不允许直流。

        利用冷却水供冷和热回收也需增加一些投资,且并不是没有能耗。例如采用冷却水供冷的工程所在地,冬季或过渡季应有较长时间室外湿球温度能满足冷却塔制备空调冷水,增设换热器、转换阀等冷却塔供冷设备才经济合理。同时,北方地区在冬季使用冷却塔供冷方式时,还需要结合使用要求,采取对应的防冻措施。

        利用冷却塔冷却功能进行制冷需具备的条件还有,工程采用了能单独提供空调冷水的分区两管制或四管空调水系统。但供冷季消除室内余热首先应直接采用室外新风做冷源,只有在新风冷源不能满足供冷量需求时,才需要在供热季设置为全年供冷区域单独供冷水的分区两管制等较复杂的系统。

8.6.2  冷凝热回收。

        在供冷同时会产生大量“低品位”冷凝热,对于兼有供热需求的建筑物,采取适当的冷凝热回收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年供热量需求。但要明确:热回收措施应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采用,不能舍本求末。通常来说,热回收机组的冷却水温不宜过高(离心机低于45℃,螺杆机低于55℃),否则将导致机组运行不稳定,机组能效衰减,供热量衰减等问题,反而有可能在整体上多耗费能源。

        在采用上述热回收措施时,应考虑冷、热负荷的匹配问题。例如:当生活热水热负荷的需求不连续时,必须同时考虑设置冷却塔散热的措施,以保证冷水机组的供冷工况。

8.6.3  冷却水水温。

        1  有关标准对冷却水温度的正常使用范围进行了推荐(见表11),是根据压缩式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允许工作压力和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运行效率等因素,并考虑湿球温度较高的炎热地区冷却塔的处理能力,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本规范参考有关标准提供的数值,规定不宜高于33℃。

        2  冷却水水温不稳定或过低,会造成压缩式制冷系统高低压差不够、运行不稳定、润滑系统不良运行等问题,造成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出现结晶事故等;所以增加了对一般冷水机组冷却水最低水温的限制(不包括水源热泵等特殊系统的冷却水),本规范参照了上述标准中提供的数值(见表12))随着冷水机组技术配置的提高,对冷却水进口最低水温的要求也会有所降低,必要时可参考生产厂具体要求。水温调节可采用控制冷却塔风机的方法;冬季或过渡季使用的系统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如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满足制冷机最低水温要求时,应在系统供回水管之间设置旁通管和电动旁通调节阀;见本规范第9.5.8条的具体规定。

        3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冷却水进出口温差,是综合考虑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大部分地区的室外气候条件等因素,推荐了我国工程和产品的常用数据。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冷却水因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两次温升,进出口温差比压缩式冷水机组大,如果仍然采用5℃,可能导致冷却水泵流量过大。我国目前常用吸收式冷水机组产品大多数能够做到5℃~7℃,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冷却塔水温差标准为5℃,因此当设计的冷却水温差大于5℃时,必须对冷却塔的能力进行核算或选择满足要求的非标产品来实现相应的水冷却温差。

8.6.4  冷却水系统设计。

        1  由于补水的水质和系统内的机械杂质等因素,不能保证冷却水系统水质符合要求,尤其是开式冷却水系统与空气大量接触,造成水质不稳定,产生和积累大量水垢、污垢、微生物等,使冷却塔和冷凝器的传热效率降低,水流阻力增加,卫生环境恶化,对设备造成腐蚀。因此,为保证水质,规定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传统的化学加药处理,以及其他物理方式。

        2  为了避免安装过程的焊渣、焊条、金属碎屑、砂石、有机织物以及运行过程产生的冷却塔填料等异物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宜在冷水机组冷却水和冷冻水入水口前设置过滤孔径不大于3mm的过滤器。对于循环水泵设置在冷凝器和蒸发器入口处的设计方式,该过滤器可以设置在循环水泵进水口。

        3  冷水机组循环冷却水系统,除做好日常的水质处理工作基础上,设置水冷管壳式冷凝器自动在线清洗装置,可以有效降低冷凝器的污垢热阻,保持冷凝器换热管内壁较高的洁净度,从而降低冷凝端温差(制冷剂冷凝温度与冷却水的离开温度差)和冷凝温度。从运行费用来说,冷凝温度越低,冷水机组的制冷系数越大,可减少压缩机的耗电量。例如,当蒸发温度一定时,冷凝温度每增加1℃,压缩机单位制冷量的耗功率约增加3%~4%。目前的在线清洗装置主要是清洁球和清洁毛刷两大类产品,在应用中各有特点,设计人员宜根据冷水机组产品的特点合理选用。

        4  某些设备的换热器要求冷却水洁净,一般不能将开式系统的冷却水直接送入机组。设计时可采用闭式冷却塔,或设置中间换热器。

8.6.5  冷却水循环泵选择。

        为保证流经冷水机组冷凝器的水量恒定,要求与冷水机组“一对一”设置冷却水循环泵,但小型分散的水冷柜式空调器、小型户式冷水机组等可以合用冷却水系统;对于仅夏季使用的冷水机组不作备用泵设置要求,对于全年要求冷水机组连续运行工程,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和设计标准确定是否设置备用泵。

        冷却水泵的扬程包括系统阻力、系统所需扬水高差、有布水器的冷却塔和喷射式冷却塔等要求的压力。一般在冷却塔产品样本中提出了“进塔水压”的要求,即包括了冷却塔水位差以及布水器等冷却塔的全部水流阻力,此部分可直接采用。

        对于冷却水水质,之前无相关规范进行规定,目前,国家标准《供暖空调系统水质标准》正在编制,对冷却水水质提出了相关要求。

8.6.6  冷却塔设置要求。

        1  同一型号的冷却塔,在不同的室外湿球温度条件和冷水机组进出口温差要求的情况下,散热量和冷却水量也不同,因此,选用时需按照工程实际,对冷却塔的标准气温和标准水温降下的名义工况冷却水量进行修正,使其满足冷水机组的要求,一般无备用要求。

        2  有旋转式布水器或喷射式等对进口水压有要求的冷却塔需保证其进水量,所以应和循环水泵相对应设置。当冷却塔本身不需保证水量和水压时,可以合用冷却塔,但其接管和控制也宜与水泵对应,详见本规范8.6.9的条文说明。

        3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在0℃以下的地区,为防止冷却塔间断运行时结冰,应选用防冻性能好的冷却塔,并采用在冷却塔底盘和室外管道设电加热设施等防冻措施。本款同时提出了冬季不使用的冷却塔室外管道泄空的防冻要求,包括补水管道在低于室外的室内设置关断阀和泄水阀等。

        4  冷却塔的设置位置不当将直接影响冷却塔散热,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另外由冷却塔产生火灾也是工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故,因此做出相应规定。

8.6.7  冷却水系统存水量。

        空调系统即使全天开启,随负荷变化冷源设备和水泵台数,绝大部分都为间歇运行(工艺需要保证时除外)。在水泵停机后,冷却塔填料的淋水表面附着的水滴下落,一些管道内的水容量由于重力作用,也从系统开口部位下落,系统内如果没有足够的容纳这些水量的容积(集水盘或集水箱),就会造成大量溢水浪费;当水泵重新启动时,首先需要一定的存水量,以湿润冷却塔干燥的填料表面和充满停机时流空的管道空间,否则会造成水泵缺水进气空蚀,不能稳定运行。

        湿润冷却塔填料等部件所需水量应由冷却塔生产厂提供,逆流塔约为冷却塔标称循环水量的1.2%,横流塔约为1.5%。

8.6.8  集水箱位置。

        在冷却塔下部设置集水箱作用如下:

        1  冷却塔水靠重力流入集水箱,无补水、溢水不平衡问题;

        2  可方便地增加系统间歇运行时所需存水容积,使冷却水循环泵能稳定工作;

        3  为多台冷却塔统一补水、排污、加药等提供了方便操作的条件。

        因此,必要时可紧贴冷却塔下部设置各台冷却塔共用的冷却水集水箱。

        冬季使用的系统,为防止停止运行时冷却塔底部存水冻结,可在室内设置集水箱,节省冷却塔底部存水的电加热量,但在室内设置水箱存在占据室内面积、水箱和冷却塔的高差增加水泵电能等缺点。因此,是否设置集水箱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且应尽量减少冷却塔和集水箱的高差。

8.6.9  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或集水箱之间的位置和连接。

        1  冷却水泵自灌吸水和高差应大于管道、管件、设备的阻力的规定,都是为防止水泵负压进水产生气蚀。

        2  多台冷水机组和冷却水泵之间通过共用集管连接时,每台冷水机组设置电动阀(隔断阀)是为了保证运行的机组冷凝器水量恒定。

        3  冷却塔的旋转式布水器靠出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运转,因此需要足够的水量和约0.1MPa水压,才能够正常布水;喷射式冷却塔的喷嘴也要求约0.1MPa~0.2MPa的压力。当冷却水系统中一部分冷水机组和冷却水泵停机时,系统总循环水量减少,如果平均进入所有冷却塔,每台冷却塔进水量过少,会使布水器或喷嘴不能正常运转,影响散热;冷却塔一般远离冷却水泵,如采用手动阀门控制十分不便;因此,要求共用集管连接的系统应设置能够随冷却水泵频繁动作的自控隔断阀,在水泵停机时关断对应冷却塔的进水管,保证正在工作的冷却塔的进水量。

        一般横流式冷却塔只要回水进入布水槽就可靠重力均匀下流,进水所需水压很小(≤0.05MPa),且常常以冷却塔的多单元组合成一台大塔,共用布水槽和集水盘,因此冷却塔没有水量控制的要求;但存在水泵运行台数减少时,因管网阻力减少使运行水泵流量增加超负荷的问题,因此也宜设置隔断阀。

        为防止无用的补水和溢水或冷却塔底抽空,设置自控隔断阀的冷却塔出水管上也应对应设电动阀。即使各集水盘之间用管道联通,由于管道之间存在流动阻力,仍然存在上述问题;因此仅设置集水箱或冷却塔底部为共用集水盘(不包括各集水盘之间用管道联通)时除外。

8.6.10  冷却塔管路流量平衡。

        冷却塔进出水管道设计时,应注意管道阻力平衡,以保证各台冷却塔的设计水量。在开式冷却塔之间设置平衡管或共用集水盘,是为了避免各台冷却塔补水和溢水不均衡造成浪费,同时这也是防止个别冷却塔抽空的措施之一。

8.6.11  冷却水补水量和补水点。

        计算开式系统冷却水补水量是为了确定补水管管径、补水泵、补水箱等设施。开式系统冷却水损失量占系统循环水量的比例估算值:蒸发损失为每摄氏度水温降0.16%;飘逸损失可按生产厂提供数据确定,无资料时可取0.2%~0.3%;排污损失(包括泄漏损失)与补水水质、冷却水浓缩倍数的要求、飘逸损失量等因素有关,应经计算确定,一般可按0.3%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