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建标库

第二章草原权属

    第九条  草原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草原。

    第十条  国家所有的草原,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

    使用草原的单位,应当履行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义务。

    第十一条  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等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核发使用权证,确认草原使用权。

    未确定使用权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并负责保护管理。

    集体所有的草原,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核发所有权证,确认草原所有权。

    依法改变草原权属的,应当办理草原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依法登记的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三条  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家庭或者联户承包经营。

    在草原承包经营期内,不得对承包经营者使用的草原进行调整;个别确需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牧)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牧)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四条  承包经营草原,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草原承包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草原四至界限、面积和等级、承包期和起止日期、承包草原用途和违约责任等。承包期届满,原承包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包权。

    承包经营草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保护、建设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草原的义务。

    第十五条  草原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可以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转让。

    草原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受让方必须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能力,并应当履行保护、建设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草原的义务。

    草原承包经营权转让应当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与受让方在转让合同中约定的转让期限,不得超过原承包合同剩余的期限。

    第十六条  草原所有权、使用权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草原权属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草原利用现状,不得破坏草原和草原上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