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建设要求
2.2.1 本条提出了供热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向用户安全供热是供热工程的基本功能,为了保证这一基本功能的实现,要求热源厂、供热管网等设备具备安全的性能要求。
1 监测系统对供热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成本核算、环境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联锁保护装置是保证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和提高热源厂自动化程度的必要技术措施。
2 设备与管道强度、密封性和管道热补偿要求也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必要条件。设备和管道的选择,其温度和压力参数应与系统的要求一致,并应对管道的布置进行热补偿设计。
3 供热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影响面大,因此对可靠性要求较高。多热源供热,热源之间可互为备用,不仅提高了供热可靠性,热源间还可进行经济调度,提高了运行经济性。各热源干线间连通,或热网干线连成环状管网,可提高管网可靠性,同时也使热源间的备用更加有效。热源和管网阀门的合理设置,是能及时切断并减少停热面积的安全保护措施。
为保证供热工程运行压力稳定,应设置可靠的定压补水设施,补水能力不足可能造成热水汽化、倒空及水击事故发生。
2.2.2 本条规定了供热工程设置自动控制和信息化系统的基本要求,引导供热运营信息化建设,强化供热安全生产。数据采集与监控管理信息化系统便于供热运营企业的日常制度规范和安全监控,也能够对供热系统实现科学严谨、高效规范的管理。因此,为满足稳定安全供热的严格要求,同时也要做好为用户服务的工作,设置数据采集与监控管理信息化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SCADA系统、GIS系统和客户实时服务系统。
2.2.3 制定本条的目的是强调管道安全措施。为防止热水系统热网加热器和管道产生腐蚀、沉积水垢,对供热水质应进行控制。我国一些城镇供热系统,由于管网补水率高,有的甚至直接补充工业水、江水,结果使热网加热设备、管道以致用户散热器结垢、腐蚀,甚至造成堵塞,严重影响供热效果,并降低了供热管网寿命。因此在控制管网补水率的同时,还应对供热管网补给水的水质严格要求。供热系统要设置水处理装置,包括软水设备和除氧设备,保证水质达标,避免介质对管道的腐蚀。
2.2.4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选择供热建(构)筑物结构的材料和设计计算参数,满足供热设备和管道运行维护需要。热源厂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根据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安全等级主要根据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其中:一级为很严重,二级为严重,三级为不严重。由于中断供热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供热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规模,对建(构)筑物的安全等级一般取二级或一级。
热力站和中继泵站的主要建筑物指安装换热器、循环泵等主要设备的站房及热网监控中心,管网构筑物指供热管网的管沟、检查室等,其结构设计工作年限同样不应低于50年,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2.5 本条规定了供热工程材料和设备选择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设备的合理选型、管道及附件的合理选材是为了保证供热系统安全和正常供热。而介质特性、功能需求、外部环境、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是决定设备选型、管道及附件选材的基本要素。
2.2.6 室内、通行管沟及综合管廊内是相对封闭的空间,为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其内部使用的材料应是不燃或难燃材料。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规定,不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难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
2.2.7 供热工程应当按照设计工作年限设定的标准进行建设,满足一定的建设质量要求。供热经营者应对供热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对供热设施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确保供热设施的安全运行。
为保障供热的安全性,当达到设计工作年限时或遭遇事故、灾害后应评估,再确定是继续使用还是进行改造或更换。继续使用应制定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
评估是指在定量检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确定设施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是否危害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能否适合继续使用。
2.2.8 本条规定了供热工程应具备抗震、防洪的基本性能要求,保证供热工程安全生产。供热设施是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民生活和城市机能正常运转的设施。这些设施形成网络系统,对居民的正常生活、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供热设施一旦遭到洪水或地震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城市就会因社会服务功能中断而处于瘫痪状态,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本规范中涉及结构安全及抗震设防的通用性要求和具体技术措施,应按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 55002-2021执行。
2.2.9 本条规定了供热设施设置标志、标识的基本要求,保证供热设施运行安全和施工作业安全。供热介质具有高温高压的特性,供热设施具有分布广的特点,所以应有对厂站外人员警示的措施;同时也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切实减少各类违章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供热设施作业时,划出作业区,并对作业区实施严格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作业区周围设置护栏和警示标志对作业人员可起到保护作用,对路人、车辆等可起到提示作用,对作业安全也是应采取的措施。
在沿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时,应设置交通安全防护措施。夜间在城镇居民区或现有道路施工时,极易造成车辆或行人掉入管沟、碰撞施工围挡等事故,设置照明灯、警示灯和反光警示标志,能大大提高其安全性。
2.2.10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强调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与国家节能和环保相关政策相匹配。
1 为确保工程质量需使用质量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但降低工程质量,给运行维护造成隐患,而且极有可能造成能源的浪费,所以,确保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
2 热计量表应符合相关国家产品标准,且计量检定证书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能量计量包括燃料的消耗量、耗电量、供热系统的供热量和补水量。一次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均应计量。进行耗电量计量有助于分析能耗构成、寻找节能途径,选择和采取节能措施。循环水泵耗电量不仅是热源系统能耗的一部分,而且也反映出输送系统的用能效率,对于额定功率较大的循环水泵、风机、热泵等设备宜单独设置用电计量。
为确保计量的可靠性和计量数据的可用性,加强对供热系统各项能耗的统计,分析系统各项能耗,确保节能政策的实施,本条是供热工程节能的最基本要求。
4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在我国也是储备比较少的能源,理应充分高效利用。燃气锅炉后排放的烟气具有较多的显热和潜热,目前回收技术也比较成熟,回收烟气余热的节约能源意义重大。在烟气深度余热回收中可有效回收烟气中水蒸气汽化潜热,在回收余热的同时,降低烟气中的水蒸气。
5、6 供热工程不可避免要产生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如达不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就要进行处置,不得对周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对于临时排放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要收集并集中处理。
2.2.11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强调公共设施社会安全的重要性,要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供热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调度中心、热源厂、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是供热系统最重要的设施,一旦受损,恢复时间长,不但影响用户供暖,还可能带来供热管道和供暖设备损坏等次生灾害。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在围墙、门窗结构上要充分考虑防入侵措施。视频监控不但能及时发现人员入侵,并为事件留下可追溯的资料,也能对入侵人员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调度中心、热源厂、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的安全,要做到设计考虑周全、运行管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