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电缆线路
5.2.1 电缆通道的环境条件,主要指沿敷设路径地面上、下一切对电缆运行有影响的因素。如:有无酸、碱腐蚀性介质及高温介质或熔化金属的影响,有无爆炸火灾危险气体或灰尘的积聚,有无载重车辆碾压和反复开挖的可能,地下水位及厂内下水管排水标高、地层是否稳定,有无流沙或塌陷可能,冻土地带的冻土深度等。电缆沟或直埋电缆应避开道路的绿化带。
施工条件主要指地面上、下一切对电缆敷设有影响的因素。如:其他工艺管道的敷设情况及所输送介质的品类,有无可供利用的建筑物或共同合建管网支架的条件等。
5.2.2 电力电缆的选择。
1 同截面电缆用铜芯比铝芯允许载流量虽可增大约30%,同样条件下,导体的接触电阻铜与铜比铝与铜,要小10倍~30倍,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CS)统计的火灾事故率,铜芯线缆仅为铝芯线缆的1/55,可以认为铜芯电缆比铝芯电缆在与以铜导体为主的电气设备相连接时,安全及可靠性较高,故铜芯电缆适用于对电气连接有高可靠性要求的回路。在冶炼厂有酸碱气体的潮湿环境中,由于存在接触面的电化学反应,优点尤为突出。
采用铜线芯损耗比较低,铜材的机械性能优于铝材,延展性好,便于加工和安装,抗疲劳强度为铝材的1.7倍,所以,在冶炼厂中主要的配电回路应采用铜芯电缆。
条文中规定重要电源回路应采用铜芯,是因为电源回路一般电流较大,同一回路往往需多根电缆并联,造成柜、盘内连接拥挤,常因连接处故障导致严重事故,采用铜芯可减少电缆并联根数,提高电缆回路的整体安全可靠性。
2 由于冶炼厂厂区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酸、碱腐蚀,外钢带的一般性防腐处理达不到防腐要求故宜采用挤塑外护层的内铠装电缆。文中规定明敷大截面塑料电缆,可采用无铠装电缆,是根据全塑电缆受鼠害的调查统计资料。资料表明,受害比例最大的是外径10mm~15mm小截面电缆,故在鼠害严重地区明敷的小截面电缆仍宜采用铠装电缆。
3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70℃,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300mm2及以下截面为160℃,300mm2以上为140℃,目前有1kV及6kV两级,优点是制造工艺简便,质量轻,弯曲性能好,接头制作简便,耐油,耐酸、碱腐蚀,不延燃;具有内铠装结构,使钢带或钢丝免受腐蚀,价格便宜,适用于敷设在桥架、槽盒内。聚氯乙烯的缺点是对气候适应性能差,低温时变硬发脆,燃烧时散发有毒烟气。
6kV~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90℃,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250℃,介质损耗低,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外径小,质量轻,耐腐蚀,载流量大,敷设方便,制作终端和中间接头简便,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毒气及烟雾,目前被广泛采用。
5.2.3、5.2.4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编制。
5.2.6、5.2.7 条文中特殊敷设条件系指:
1 中频供电回路使用非同轴电缆。
2 单芯高压电缆以交叉互连接地,当单元中三个区段不等长时。
3 敷设于塑料保护管中的电缆。
4 敷设于封闭、半封闭或透气式耐火槽盒中的电缆。
5 施加在电缆上的防火涂料、包带等覆盖层厚度大于1.5mm时。
6 沟内电缆埋沙且无正常性水分补充时。
7 缆芯工作温度大于70℃的电缆,多根敷设于未装通风的隧道、竖井或直埋在干燥或潮湿土壤中时。
5.2.10 高温、腐蚀、水泡以及外力破坏是导致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设计中应尽力避免,不能片面追求最短路径。
5.2.11~5.2.13 由于冶炼厂电缆数量多,且受地面及地下环境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为保证线路安全和便于施工维护,新建工程中,厂区电缆已普遍采用电缆桥架或栈桥架空敷设,一些老厂也逐步把架空线、电缆沟淘汰,改为电缆桥架或栈桥。条文规定的主要考虑是优先采用电缆桥架或电缆栈桥,有条件地采用其他敷设方式。条文也对电缆架空明设提出了一般性要求。
不同形式的桥架各有特点,选用时应因地制宜。无孔托盘防护性能好,而散热性能不及有孔托盘,应按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工厂制作的金属桥架多为薄钢板冲压组装而成,加之多层装配,电缆敷设完成后,定期涂漆维护是十分困难的。根据国家标准,在冶炼厂的腐蚀环境中,从根本上保证桥架能维持预计工程寿命下可靠安全运行,必须按一次性防腐处理方式所具有的耐久性。作为选择桥架防腐方式的基础工程中可以根据环境的腐蚀轻重程度,采用喷塑金属桥架、普通玻璃钢桥架、无机复合型玻璃钢桥架,也可采用现场制作的钢结构或预制混凝土栈桥(相当于架空的电缆沟)。条文中指出了工厂电缆的主干道采用现场预制的混凝土电缆栈桥是较理想的,从主干道分支到用户的支线,由于电缆根数不多,采用直埋或玻璃钢桥架敷设是较好的。现场预制的混凝电缆栈桥已在一些企业得到应用,运行已十多年,防腐性能良好。型钢制作的臂式支架,基材比薄钢板桥架厚,且易于实施定期涂漆维护,故不强调一次性防腐处理。
5.2.14 本条是考虑到地下管道故障时,在挖掘、检修过程中极易造成人身事故和损伤电缆,造成用户的大面积停电。另外,在挖掘过程中也容易损坏管道,造成用户大面积停水(气),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5.2.18 在隧道、沟、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敷设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若与有爆炸危险的液化气、天然气、煤气及氢气等气体管道近旁敷设时,一旦这些具有爆炸性气体的管道漏气,引起爆炸、火灾,将造成大量电缆损坏,使全厂发生大面积停电,且恢复供电时间长,严重影响生产。
5.2.19 不同敷设条件下,电缆着火后的蔓延程度及其危害是不相同的。明敷的非难燃电缆在数量较少时,可能不形成延燃而自熄;密集敷设的电缆群着火后则往往难以自熄而使火灾蔓延扩大,甚至密集敷设的难燃电缆,如果所选用电缆的难燃性达不到等价于工程条件的有效阻燃性时仍可能着火延燃。所以适当地采用阻火分隔,防止火源相互串燃,对于电缆防火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1 阻火封堵一般采用防火堵料、填料或阻火包、耐火隔板等组成;阻火墙以往有用普通砖砌,或在电缆贯通孔洞部位用板结状材料封堵的方式,虽可满足阻火性,但在运行中更换或增添电缆时,由于拆装不便常碰伤其他电缆,也因往往未及时封堵处理,导致延燃发展的事故。故宜采用矿棉、岩棉或泡沫石棉块等软质材料或防火堵料、耐火隔板等构成阻火墙。所有封堵和阻火措施,应能经受积水或鼠害的破坏,并能满足等效工程条件下标准试验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
2 在隧道中减少防火门的设置数量,改用防串燃的措施,是因为防火门存在着关门运行会影响正常通风,开门运行又可能在火灾发生时因自动关闭装置失灵而使阻火分隔失效的缺点。
3 互为备用的双回路,分开敷设是防止电缆着火后相互蔓延的有效措施。对于向一级负荷送电的双回路,应优先考虑这种敷设方式。
5.2.20 利用电缆防火阻燃材料,对明敷的非难燃电缆,采取分段阻燃是防止电缆着火后延燃不熄的手段,比全线采用难燃电缆更为经济。阻燃防护或阻燃段,可采取在电缆上刷防火涂料、缠绕防火包带,电缆数量较多时,还可采用难燃、耐火槽盒或阻火包等措施。
5.2.21 本条比较严格地规定了难燃电缆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难燃电缆是指按标准燃烧试验在着火后,能阻止延燃直至自熄的电缆(俗称阻燃电缆)。设计者应充分理解“标准燃烧试验”的含义。难燃电缆并非在任何燃烧条件下即任意的电缆根数及敷设方式下均能保证着火后的自熄,只有所选用电缆的难燃性考核标准能达到等效于工程基本特征时,才能达到采用难燃电缆的目的。
现行国家标准将电缆的难燃性分成A、B、C三级。C级试验条件最严格,价格也最高。应本着安全适度的原则,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合理选用。条文中还规定了在同一回路中,当各段的等效工程条件不同时,应考虑在条件较严格的地段采用附加防火阻燃措施,以降低电缆阻燃类别,从而合理地降低工程造价。
5.2.22 条文更严格地限制了耐火电缆的使用条件,并把对普通电缆实施耐火防护放在首要位置。当电缆数量较少时,可用防火涂料、防火包带加于电缆上或把电缆穿于耐火管中。同一通道中电缆较多时,宜敷设于耐火槽盒内。对电力电缆宜用透气形式,在无易燃粉尘的环境可采用半封闭式,敷设在桥架上的电缆防护区段不长时也可采用阻火包。必要时,可采用普通防火电缆。在油罐区及高温场所等耐火要求高且敷设安装和经济性能接受的情况下,可采用不燃性矿物绝缘电缆。
5.2.23 过去在潮湿的隧道中装设报警用探头,常因湿气引起误报,以致停用。然而缺乏自动报警,不能早期发现火情及时进行消防灭火,是很不安全的。采用防潮型探头或火灾检知线(又称感温报警线)可避免上述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