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400-2016 建标库

5  雨水收集与排除

5.1  屋面雨水收集

5.1.1  屋面是雨水的集水面,其做法对雨水的水质有很大影晌。雨水水质的恶化,会增加雨水入渗和净化处理的难度或造价。因此屋面的雨水污染需要控制。

    屋面做法有普通屋面和倒置式屋面。普通屋面的面层以往多采用沥青或沥青油毡,这类防水材料暴露于最上层,风吹日晒加速其老化,污染雨水。北京建筑大学的监测表明,这类屋面初期径流雨水中的CODCr浓度可高达上千。

    倒置式屋面就是“将憎水性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倒置式屋面与普通保温屋面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防水层受到保护,避免热应力、紫外线以及其他因素对防水层的破坏,并减少了防水材料对雨水的水质的影响。

    新型防水材料对雨水的污染亦有减小。新型防水材料主要有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片材、防水涂料和密封材料以及刚性防水材料和堵漏止水材料等。新型防水材料具有强度高、延性大、高弹性、轻质、耐老化等良好性能,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根据工程实践,屋面防水重点推广中高档的SBS、APP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种植屋面可减小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由于各类建筑的屋面、墙体以及道路等均属于性能良好的“大型蓄热器”,它们白天吸收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夜晚放出热量,造成市区夜间的气温居高不下,导致市区气温比郊区气温升高2℃~3℃。如能将屋面建造成种植屋面,在屋面上广泛种植花、草、树木,通过屋顶绿化,实现“平改绿”,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据报道,种植屋面顶层室内的气温将比非种植屋面顶层室内的气温要低3℃~5℃,优于目前国内的任何一种屋面的隔热措施,故应大力提倡和推广。

5.1.2  本条主要指在布置立管和雨水斗连向立管的管道时,尽量创造条件使连接管长接近,这是雨水收集的特殊要求。这样做可使各雨水斗来的雨水到达弃流装置的时间相近,提高弃流效率。

5.1.3  建筑雨水管的断接指排水口将径流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断接时无论雨水立管外落或室内设置都应把出水管口暴露于大气中,保证雨水管的水自由出流。散水面防冲刷措施一般由建筑师设置。

5.1.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屋面雨水系统独立设置、不与建筑污废水排水连接的意义有:第一,避免雨水被污废水污染;第二,避免雨水通过污废水排水口向建筑内倒灌雨水。

    屋面排水系统存在流态转换,会形成有压排水,在室内管道上设置敞开式开口会造成雨水外溢,淹损室内,必须禁止。

5.1.5  采用65型、87型雨水斗屋面排水系统时须注意该系统在运行中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压力,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压力的作用,以避免安全隐患。采用87型雨水斗系统时,应注意按半有压系统设计,不可按重力(无压)流设计,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布置、管材选择、设计参数等应考虑应对正、负压力的措施;

    2  屋面处于溢流水位、系统转入有压流时,管网系统不得被破坏;

    3  单斗系统和对称布置的双斗系统宜采用有压流。

5.1.7  屋面雨水汇入雨水储存设施时,会出现设计降雨重现期的不一致。雨水储存设施的重现期按雨水控制及利用的要求设计,一般1年~2年;而屋面雨水的设计重现期按排水安全的要求设计,一般大于前者。当屋面雨水管道出户到室外后,室外输水管道的重现期可按雨水储存设施的值设计。由于其重现期比屋面雨水的小,所以屋面雨水管道出建筑外墙处应设雨水检查井或溢流井,并以该井为输水管道的起点。溢流井可用检查井替代,但井盖应采用格栅形式,以实现溢水。格栅井盖应与井体或井座固定。

    允许用检查口代替检查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检查口不会使室外地面的脏雨水进入输水管道;第二,屋面雨水较为清洁,清掏维护简单。检查口、井的设置距离参考了室外雨水排水管道的检查井距离。

5.1.8  初期径流雨水污染物浓度高,通过设置雨水弃流设施可有效地降低收集雨水的污染物浓度。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包括收集屋面雨水的系统应设初期径流雨水弃流设施,减小净化工艺的负荷。根据北京建筑大学的研究结果,北京屋面的径流经初期2mm左右厚度的弃流后,收集的雨水CODCr浓度可基本控制在100mg/L以内(详见本规范第3.1.7条条文说明)。植物和土壤对初期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有一定的吸纳作用,在雨水入渗系统中设置初期径流雨水弃流设施可减少堵塞,延长渗透设施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