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086-2015 建标库

10.2  混凝土坝的锚固

10.2.1  早在1934年,阿尔及利亚的舍尔法重力坝加高3.0m的工程中,就成功地采用承载力为10MN的预应力锚杆,使用至今未见大坝锚固失败的记录。对于重力坝或连拱坝,无论是新坝建造或旧坝加固加高,采用预应力锚杆将坝与基岩紧紧地锚固在一起,就可以显著减少坝体重量,从而大大降低工程费用。例如苏格兰一座高22m的Allt-na-Lairige重力坝上由于使用了锚固技术,使混凝土用量减少了50%,施工费用降低17%。法国在St.Michel地区新建的连拱坝工程中,使用了锚固技术,结果平均每吨锚固材料(钢材)能节省340m3混凝土,使总工程费用降低了20%左右。我国石家庄市硖石沟高32m的混凝土重力坝使用锚固技术节省混凝土量37%,节约工程造价30%。

    在国外,在混凝土重力坝与拱坝工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已获得广泛发展,北美在过去40多年里,有314座加高、加固和新建的混凝土坝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澳大利亚,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就有10多座混凝土坝采用承载力高达13.5MN~16.5MN的预应力锚杆锚固,均收到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在国内,预应力锚杆主要用于混凝土坝的坝基处理,石泉大坝加固及新建的石家庄高32m的混凝土坝所采用的预应力锚杆是用于消除坝体拉应力及增大坝体的抗倾覆力矩的。总体而言,我国对混凝土坝锚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力度,与国外相比均有不小的差距。本节规定内容对推动我国混凝土坝锚固工程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10.2.3  为提高沿坝基面的抗滑力,采用垂直于坝基面的预应力锚杆的混凝土坝,其抗滑稳定计算,主要参考《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关于坝体抗滑稳定的相关计算公式。在核算坝基面滑动条件时,将锚杆的设计拉力作用于滑动面的法向分量分别引入按抗剪断强度计算或按抗剪强度的计算公式中。

10.2.6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由于坝基存在软弱结构面或坝基岩体软弱破碎,为提高坝基抗滑稳定性,漫湾,海甸峡、长滩、景洪、沙滩、李家峡和小湾等新建的重力坝与拱坝工程中,分别采用1800kN~6000kN级的锚固技术处理沿坝基面抗滑动问题,均获得良好的稳定效果。

    用预应力锚杆处理坝基稳定的工程实践,还表明锚固后的大坝,能大幅度提高坝体的抗震稳定性。如四川砂牌水电站处于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的区域,该枢纽工程主要由碾压混凝土拱坝、右岸两条泄洪洞及右岸发电引水隧洞、发电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沙牌拱坝两岸坝肩抗力体单薄,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坝肩开挖边坡采用系统喷锚支护。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大坝运行水位在正常蓄水位附件。震后检查发现,坝肩岩体及边坡均未震损,坝肩及边坡稳定,有效地保证了大坝的安全。而工程边坡附近的自然边坡,出现了多处垮塌。意大利瓦伊昂(Vajont)拱坝坝高262m,1962年建成,坝肩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1963年10月9日晚,当水库蓄水至254m时,由地震引发大规模库岸滑坡。滑坡体积约2.7亿m3~3.0亿m3,速度为28m/s,历时仅20s。水库中有5000万m3的水被挤出,激起250m高的巨大水浪,高150m的洪波溢过坝顶。大坝本身承受了大约8倍的超载而安然无恙,坝肩岩体也没有发生破坏。事后经检查,有92%的预应力锚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余8%的锚杆,在略加处理后仍可继续使用,在采用预应力锚固后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总之,地震烈度在7度或7度以上,采用在坝肩抗力体上设置预应力锚杆对提高拱坝的抗震性是十分有效的。

10.2.10  位于坝基岩体中的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在垂直方向错开1/2锚固段长度布设,有利于缓减锚固段周边岩体的应力集中现象,减少锚杆的蠕变变形,也有利于避免因群锚效应引起的锚杆预应力损失。国外大量的大坝锚固工程均采用这种方式布设预应力锚杆,获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