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 GB50086-2015 建标库

5.2  低预应力锚杆类型与适用条件

5.2.1  本规范提出的几种低预应力锚杆是目前国内比较广泛应用的锚杆,随着科技的发展、锚杆材料的进步、锚固对象的不同、应用范围的扩大,锚杆形式必然呈现出多样性,新型锚杆的应用可参考本规范的有关条款。

5.2.2、5.2.3  快硬水泥卷锚杆是将预先浸水的快硬水泥卷送入孔底后,随即插入杆体,杆体外端连接有搅拌装置,搅拌30s~60s,待1.0h~2.0h后即可进行张拉,抗拔力可大于45kN(钻孔直径为40mm~42mm)。

    用合成树脂卷固定锚杆的优点有:合成树脂与坚硬岩石间的粘结力比水泥浆与岩石间的粘结力大2倍~3倍;凝结时间短,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此外树脂具有抵抗腐蚀和冲击动力影响的良好性能。其缺点是成本较高。

    这两种锚杆的共同特点是在锚杆安装后很短时间内即可施加预应力,锚固质量能得以保证,并能显著提高锚固效应。对于永久性锚杆,从防腐保护考虑,这两种锚杆可在张拉后对杆体与孔壁间的空隙内灌注水泥浆,也可以在孔内安放快凝型树脂卷或快硬型水泥卷的同时,在非锚固段安放缓凝型树脂卷或水泥卷。

    合成树脂卷锚杆与快硬水泥卷锚杆在我国煤矿巷道支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也开始用于大型水电站洞室顶拱支护,并取得良好效果。

5.2.4  涨壳中空注浆锚杆的特点是将中空锚杆和端头涨壳巧妙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预应力锚杆,除具有普通中空钢管注浆锚杆的优点外。更主要的是能在锚杆安装后通过钢质涨壳锚固件张开立即提供60kN~150kN的初始预应力,从而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围岩松动变形,并促使锚固范围内的围岩形成压应力环,进一步提高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和工程稳定性。可先插杆,施加预应力后再注浆,浆液通过中空钢管由锚杆底端向锚杆头部流淌,能保证注浆饱满;并可在狭小的空间,通过连接套接长杆体而施工长度大于10m的锚杆;借助对中器,杆体被均匀的和足够厚度的水泥浆保护层包裹,因而这种锚杆具有良好的锚固效应和耐久性。目前该种锚杆已在隧道工程中获得应用。

5.2.5、5.2.6  缝管锚杆与水胀式锚杆均为与钻孔岩壁直接接触的钢管状锚杆,依赖钢管全长与岩石的摩擦力而产生锚固作用。该类锚杆的工作特点是能对围岩施加三向预应力;锚杆安装后能立即提供支护抗力,有利于及时控制围岩变形;锚杆处于挤压膨胀或呈现剪切位移的围岩条件以及承受爆破冲击作用等工作条件时,其锚固力均会随时间而增长。该类锚杆的缺点是钢管直接与岩层接触,耐久性较差,因而本条规定这两种摩擦型锚杆宜用于软弱破碎或塑性流变岩层且服务年限小于10年的地下工程支护或初期支护。缝管锚杆与水胀式锚杆在我国矿山软岩巷道支护中应用较广。此外由于水胀式锚杆杆体为中空注水状态下工作,有利于在高应力岩体的应力释放,因而在锦屏Ⅱ级电站高应力岩体宜发生岩爆的隧道中用作初期支护,对于缓解岩爆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