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防震减灾“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 建标库

宿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宿迁市防震减灾“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宿迁市防震减灾“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五届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24日

 

宿迁市防震减灾“十三五”发展规划

防震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十三五”是我市“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宿迁”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进一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宿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江苏省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和《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借鉴近年来国内外震灾的教训和经验,编制《宿迁市防震减灾“十三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确定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和安排投资的依据,并指导县区(开发区、新区、园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

一、防震减灾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地震地质背景

我市位于华北断块区的徐淮断块、鲁苏断块和下扬子断块的交汇区域。境内断裂构造发育,有郯城-庐江断裂、淮阴-响水口断裂、无锡-宿迁断裂等多条大型断裂,次级断裂、支断裂不计其数。特别是郯庐断裂带,它是我国东部一条巨型强震构造带,历史上共记载到破坏性地震100余次,最高震级达8级。

(二)“十二五”时期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工作体系。防震减灾工作从过去局部重点防御,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转变,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1.防震减灾协调机制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十分重视,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防震减灾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调研、检查、督促防震减灾工作。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宿迁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切实将防震减灾事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任务与目标,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新局面。

2.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有所提升

地震监测手段不断丰富。已拥有测震、强震、地磁、地下水、电磁扰动、形变测量与钻孔应变等七个测项14项次的地震观测项目;建立了以宿迁、沭阳、泗阳和泗洪地震台为基础的测震台网,台网密度达到60公里台距,监测能力达到2.5级;完成宿迁市地震台网中心建设,实现地震自动速报和地震监测资料的实时调取;宏观异常信息传输渠道畅通,异常现象分析落实及时准确。地震监测工作管理水平不断加强,观测资料质量逐年提高;地震预测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年度、年中、紧急和临时会商制度执行良好,为地震预报积累了经验和资料。

3.地震灾害预防能力明显增强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逐步规范。完成了“宿迁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抗震防灾规划等规划编制,以及城市国土利用、工程抗震设防等提供重要支撑。城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率与审查合格率均达100%。隔震减震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农村民居防震抗震能力薄弱的问题逐步得到重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程大都通过抗震设防审查。

4.地震应急救援条件不断改善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与应急指挥系统逐步完善。完成各级政府地震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组织开展“2014-宿迁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等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中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已经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军地抗震救灾应急联动机制,以消防部队为基础,建立了市及各县地震专业救援队;建设完成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地震应急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得到强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稳步推进。

5.地震科普宣传成效明显

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不断深入,宣传方式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时间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防震减灾宣传阵地建设成效显著,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各1个。

6.防震减灾投入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各级财政对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累计投入超过1.8亿元。地震事业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地震群测群防、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台网运行等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地震工作机构进一步完善,地震专业队伍初步建成。防震减灾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有效地保障了防震减灾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十二五”期间,我市防震减灾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地震监测手段仍然偏少、台站密度仍相对较小、地震信息化水平不高;城市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能力仍然较低;地震应急保障能力不足,应急物资储备难以满足抗御大震巨灾的需要;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尚需进一步深入,公众应对大震的意识还需不断强化;防震减灾工作法制化进程有待加强;县区(开发区、新区、园区)地震工作机构薄弱,防震减灾队伍建设任务艰巨。

(四)需求分析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高等特点。作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十分紧迫。

1.经济社会发展的防震减灾需求

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升级发展时期,我市处于“ 一带一路”以及沿海、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域,城市化进程和重大工程建设不断提速,人口和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国民经济的地震易损度也随之增加,需要加强地震安全保障措施,提高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发展防震减灾事业,提高地震灾害防控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2.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需求

建市以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快速提高。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社会安定已成为公众习惯性生活状态。民众对政府高效应对地震灾害、对及时获取地震信息以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有着强烈需求;参与应急演练,提高避震自救能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必须顺应民众期盼,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3.地震形势的防震减灾需求

我市位于郯庐断裂带上,活动断层穿城而过,是中国东部地区抗震设防等级最高的城市,全市的抗震设防要求全部在Ⅶ度以上,最高达Ⅷ度0.30G,而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基础依然很薄弱。面对复杂的震情形势,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十分重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行“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紧紧围绕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的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切实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御水平。

(二)基本原则

减灾实效原则。以有效减灾为标准,实现全面预防。把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作为检验事业发展的唯一标准,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减灾效益的最大化。

能力提升原则。以提升能力为基础,支撑事业发展。加强工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测、预防和应对处置水平;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综合实力。

依法管理原则。以法治建设为保障,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遵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执法检查,严格依法管理。

服务社会原则。以拓展服务为途径,提升社会防御能力。把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向更宽领域拓展。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共同参与原则。以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为目标,建立健全群测群防和社会动员机制,形成政府负责、军地联合、公众参与、共同推进的防震减灾工作新局面。

(三)规划目标

到2020年,全市城镇达到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农村抗御地震能力不断加强,防震减灾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指在遭遇相当于当地基本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做到“房屋基本不倒,社会保持稳定”。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地震速报时间少于5分钟,地震烈度速报时间少于30分钟;前兆观测项目密度达到2测项/千平方千米;根据国家规定,建立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城市和城镇新建一般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并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按照法律规定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进行抗震设防。

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市、县区(开发区、新区、园区)地震应急管理组织和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机制健全;具有完善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预案体系,拥有完备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立体监控系统;城区具有合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具备必要的避险救助、救生设施;建立健全救援力量及其支援保障体系。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及时获取灾情信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运转有序,救援行动快速高效。

救灾恢复能力。具有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在6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24小时内基本生活得到安置。

市民防震减灾素质能力。全市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受众面达到80%以上,全民防震减灾素质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地震监测体系建设

科学规划地震监测台网,优化台网布局,增加台网密度,提高监测水平。在完善强震、测震观测系统的同时,重点增加前兆观测手段。升级监测资料处理软、硬件系统,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加强观测环境保护,提高观测台网运行质量。

(二)提升城乡震害防御综合能力

健全城市地震安全保障体系,把地震安全落实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满足抗震设防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城乡老旧房屋、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等隐患排查、除险加固和拆迁改造。推进城市活断层探测成果应用,使之在规划、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遵循。

(三)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1.健全市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继续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完善预案管理、应急工作检查等制度。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2.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和培训,消防地震专业救援队向重型救援队发展,提升民兵应急救援队地震专业救援能力,提高行业救援队应急反应速度,壮大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按照多灾种综合防御要求,在新建小区、公共绿地和广场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继续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城市网状社区避难救助系统。

3.优化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立地震应急辅助决策与技术支撑系统,健全地震灾情信息速报平台,完善地震应急设备和装备,建设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网络。

4.加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科学规范、平灾结合、多灾种综合防御的要求,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根据《宿迁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规划》,利用广场、绿地和公园,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建设标准高、设施全、覆盖广的应急避难场所,至2020年,城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23万平方米。

(四)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贯彻国家《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落实市政府《宿迁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实施意见》,切实抓好“五网六员”(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测报员,地震灾情速报网、速报员,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宣传员,社区地震应急网、应急技术员,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指导服务网、抗震设防指导员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地震第一响应人队伍建设,构筑完备的地震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速报、地震知识普及和震后自救互救中的作用。至“十三五”末,全市地震群测群防点不少于200个,地震群测群防员超过500人。建立稳定的地震群测群防经费渠道。加强对群测群防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不断推进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五)提高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社会效果

坚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列入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计划;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形成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有机联动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氛围;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降低地震次生灾害风险;进一步发挥各类新媒体作用,有效拓宽宣传面;加快防震减灾宣传阵地建设,提升宣传教育成效;继续深化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六)加速防震减灾工作法制化进程

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标准化水平;推进《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的普及和应用,开展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成果应用研究,制定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成果应用管理规定,逐步建立防震减灾工作标准化体系。

四、“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

(一)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郯庐断裂带宿迁段活动与运动状况监控,建立全方位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前兆监测网络,为地震预测预报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1.测震台网与烈度速报系统建设

在现有4个测震台的基础上,增加9个测震台,使测震台网间距由60公里,降低到30公里左右,地震监测能力由2.5级提高到1.0级。结合国家地震烈度速报网,建设宿迁市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建设25个左右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形成覆盖全市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实现预警信息社会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2.地震前兆台网建设

建设磁电观测台网,由沭阳、泗阳、泗洪、宿豫和宿城等电磁波观测台和泗洪、沭阳地磁观测台组成。

建设地球化学观测台网,沿郯庐断裂带,按照20公里左右台距,布设4-5个地球化学观测台。

(二)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按照《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阵地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素质。

1.地震科学馆建设

建设宿迁市地震科学馆,内设数据处理中心、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中心、测震台网中心、地震科普厅、地震展览厅和4D影院。将宿迁所辖各台站以及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各台站监测资料汇集到数据处理中心,进行长期跟踪和动态分析,为地震预测预报服务。在强震和测震台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中心和测震台网中心建设,为地震应急服务。以宿迁地震地质、地震观测、历史地震以及世界地震博览、地震灾害与科学减灾等为主题,建设地震展览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地震科普厅,深入践行地震科技为民服务宗旨,进一步丰富三台山森林公园的科技内涵。

2.地震流动科普馆建设

地震流动科普馆是加强农村等地震灾害防御薄弱环节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村基本达到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能力目标的重要途径。借助移动平台,建设流动地震科普馆,实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进村入户行动,消除宣传教育盲区,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质量。

(三)地震应急指挥保障平台升级工程

1.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地震灾害评估是抗震救灾决策指挥的基础。准确把握灾情、灾情分布与特点,是科学部署抗震救灾的必要保障。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是在震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取地震现场任何信息的情况下,通过输入地震基本信息(地震“三要素”等),基于GIS系统空间分析查询与图形绘制功能,对地震灾害进行盲估,得出震害评估结果,为抗震救灾决策指挥服务。

建设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引进GIS系统,建立地震专家模型,开发相应数据与模型分析软件和辅助工具软件,建成地震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2.地震应急指挥技术支撑平台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支撑平台是通过震情监视与地震速报系统、灾情信息收集系统、信息传输支撑系统、地震现场工作支撑系统、地震应急广播系统、震后趋势研判系统和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等系统建设,为震后应急指挥的快速决策、科学决策以及抗震救灾命令的迅速发布等提供支持保障。

建立卫星通讯和短波电台通讯网络,建设地震应急移动指挥平台及其配套的地震现场工作设备和装备,省、市、县地震部门实现网络视频互通。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各级政府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和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完善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园区)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加强考核和督查。健全和加强县、区(开发区、新区、园区)地震工作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把人员配备落到实处。切实建立“政府领导、分级管理、部门负责”的防震减灾工作机制。

(二)投入保障

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赠等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使防震减灾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三)政策保障

推进依法行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法律监督。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配套法规、规章建设,使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法制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法律意识。

(四)科技和人才保障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地震监测预测、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努力突破制约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提升科学技术对防震减灾的贡献率。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机制,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